送邹元佐还乡

白云英英天末飞,红蕖脉脉涧底静。

北堂姑老冢妇勤,邹侯感物动幽兴。

暂将平生说诗口,试言祸福知天命。

五行推步聊复尔,恐君胸中有水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谢逸所作,名为《送邹元佐还乡》。诗中以白云和红蕖为背景,描绘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邹元佐归乡的感慨。

首句“白云英英天末飞”,描绘了天空尽头白云飘渺的情景,象征着远方与自由。次句“红蕖脉脉涧底静”,则转向地面,以红蕖(荷花)在溪涧底静静绽放,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美好。这两句通过对比天空与地面的景象,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氛围。

接着,“北堂姑老冢妇勤”一句,转而描述了家中长辈的辛劳与岁月的流逝,暗含对邹元佐即将离家归乡的不舍与感慨。随后,“邹侯感物动幽兴”点明了邹元佐面对自然景色时的内心触动,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情感。

“暂将平生说诗口,试言祸福知天命”两句,邹元佐似乎在与友人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探讨命运与人生的真谛。他意识到,无论是祸是福,都是天意使然,体现了对命运的深刻理解与接受。

最后,“五行推步聊复尔,恐君胸中有水镜”表达了对邹元佐智慧与洞察力的赞赏。五行学说是古代中国哲学的一部分,这里暗示邹元佐能够像水镜一样,清晰地映照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全诗在赞美邹元佐的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归乡旅程的美好祝愿与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友人归乡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317)

谢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 字:无逸
  • 号:溪堂
  • 籍贯: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
  • 生卒年:1068-1113

相关古诗词

送高彦应

小儒百鸟喧春风,大儒老凤栖梧桐。

诸生谈经用一律,夫子不答如病聋。

乃知胸次有妙理,此心矫矫谁与同。

临川决曹亦良苦,三年掉臂桁杨中。

悬知此行不落寞,陛下近用韩相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题许邦基却俗轩诗

流俗纷纷何足却,尔曹百辈吾能著。

虽同一床各做梦,政恐不妨人作乐。

俗客自与此君疏,竹洞何曾有关钥。

但邀明月对君饮,莫管门前可罗雀。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次张邦式韵

君家剑气干牛斗,焰焰寒光半天倚。

胡不长携西入秦,曳裾侯门飒珠履。

奈何俛首桁杨间,手决大狱如倾水。

不向南楼按歌舞,乃提健笔誇豪靡。

独步诗坛数挑战,虽欲争锋吾老矣。

晚来搜揽饥腹空,戏抱添丁玩岐嶷。

苍头剥啄叩我门,急得长篇惊抚几。

嗟予敢望幼度才,哦诗粗可玄晖比。

紫囊成坏本来空,心悟香严聊尔尔。

君如暂辍画眉手,我亦闭关防折齿。

形式: 古风

再用前韵

我家端无一囊钱,肮脏赵生门可倚。

黄绶丛中识君面,眼前如见曲阜履。

兴来曳杖叩斋扉,清坐焚香淡如水。

有时造语出瑰奇,要令墨客皆风靡。

仰观乔木俯流泉,因念吾生行已矣。

台若君才万夫特,风仪秀整秋山嶷。

行看待诏金马门,安得嗒然长隐几。

功名他日似留侯,岂与风流京兆比。

昨朝篇末画眉句,始悟前言戏之耳。

不如共访弥天释,真成四海习凿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