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琼管后三日忽奉德音恩许自便感涕之馀赋诗见志(其一)

此身飘堕到沧溟,谁谓君王念贾生。

黄纸再蒙题姓字,丹书特为削刑名。

山林老去何其幸,萍梗追思却自惊。

天地恩宽难报德,试从今日数归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次琼管后三日忽奉德音恩许自便感涕之馀赋诗见志》中的第一首。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恩典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首句“此身飘堕到沧溟”,以“沧溟”比喻广阔无垠的世界,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仿佛漂泊在茫茫人海中,暗示了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了波折与不确定性。接着,“谁谓君王念贾生”一句,借用了汉代著名学者贾谊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君主能够关注和体恤自己的惊喜与感动。

“黄纸再蒙题姓字,丹书特为削刑名”两句,进一步说明了诗人因为得到了朝廷的恩典而感到庆幸。黄纸通常指诏书,丹书则代表皇帝的手谕,这两句话表明诗人不仅被重新录用,还获得了赦免或减轻刑罚的机会,这是极大的恩惠。

“山林老去何其幸,萍梗追思却自惊”两句,诗人通过对比山林生活的宁静与自由与自己过去的漂泊不定,表达了对当前处境的满足与对过往经历的反思。同时,“自惊”二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天地恩宽难报德,试从今日数归程”两句,诗人感叹天地之大,恩泽之深,难以回报,表达了对朝廷恩典的深深感激,并决心从今日起规划回归之路,意味着他将积极面对未来,努力回报这份恩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诗人对朝廷恩典的感激之情,也流露出他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生活的积极态度。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次琼管后三日忽奉德音恩许自便感涕之馀赋诗见志(其二)

行年旧说似东坡,鲸海于今亦再过。

儋耳三年时已久,琼山十日幸尤多。

却收老眼来观国,尚冀中原早戢戈。

病废不堪当世用,感恩惟有涕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郡城南曰琼台北曰语海余易之曰云海登眺有感(其一)

孤城南面敞琼台,千里川原指顾开。

试向绿云深处望,海山浮动见蓬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郡城南曰琼台北曰语海余易之曰云海登眺有感(其二)

古来云海浩茫茫,北望悽然欲断肠。

不得中州近消息,六龙何处驻东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北归昼渡海风便波平尤觉奇绝成五绝句(其一)

澄波不动琉璃滑,一望应须万里馀。

舟行冲激浪花碎,如驭白云游碧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