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篝灯影夜窗寒,静展青编子细看。
会得圣贤千古意,不须场屋苦求官。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读书人在夜晚静坐室内,通过微弱的灯光,专注地研读古籍的情景。"一篝灯影夜窗寒"中的“篝”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照明工具,形容灯火摇曳投射在窗上,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
"静展青编子细看"则表现了诗人对书籍的专注和敬意。“青编”通常指的是用蓝色丝线装订的书籍,这里可能是指经典或古籍。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仔细地研读这些书籍,寻求知识与智慧。
"会得圣贤千古意"一句表达了通过阅读古籍,可以领悟到历代圣贤的思想和精神。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先贤智慧的尊崇,也反映出他追求学问、探究古今之情的渴望。
最后,"不须场屋苦求官"则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功名观念的情怀。诗人认为,不必通过科举考试(“场屋”指的是考场)去追逐官位,只要沉醉于书籍的世界,就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成就。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崇尚学术的高洁情操,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内在修养和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视。
不详
欣欣来认祖先名,梵杵丁东月二更。
满地纸钱香篆冷,更无真哭两三声。
可惜吴中不见君,短篷空载一溪云。
知君已到孤山下,日日梅花酒半醺。
痴风衮衮送寒来,竹里人家总未开。
唯有老岩心事苦,瘦筇敲雪问梅腮。
菊花村晚雁来天,同住兰舟未十年。
今日送君须尽醉,离人独上洞庭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