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寿万肃庵宪使”为主题,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象征手法,展现出对万肃庵宪使的崇高敬意与美好祝愿。
首句“椒酒长斟此日新”,以椒酒为引子,寓意着在新的一天里,万肃庵宪使将开启新的篇章,充满生机与活力。接着,“楚江云起粤城春”描绘出一幅壮丽的春日景象,既是对地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暗含着对万肃庵宪使施政带来的繁荣景象的期待。
“气吞旸谷能窥日,手握阳和解袭人”两句,运用夸张与拟人的手法,赞扬万肃庵宪使的雄心壮志与仁德之心。气吞旸谷,象征其远大的抱负;手握阳和,表示他能温暖人心,化解纷扰,带来和谐与安宁。
“雾散海门无鳄渚,星寒瑞色有龙津”则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预示着万肃庵宪使施政后,地方风调雨顺,祥瑞降临。雾散海门,暗示着困扰的消散;星寒瑞色,象征着吉祥与希望。
最后,“三山老鹤群飞处,同向浮丘作诵民”以鹤群飞翔为喻,表达了民众对万肃庵宪使的衷心拥戴与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他的美好祝愿,希望他如同仙人浮丘一般,引领民众走向繁荣昌盛。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对万肃庵宪使的崇高敬意,也蕴含了对地方治理的美好愿景,以及对和谐社会的向往。通过丰富的意象与象征,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人物的赞美与祝福,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深邃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