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鱼界中作

楚泽秋穷未有霜,飘然如雁去随阳。

连空积蔼湖天闇,极目无人水国荒。

破浪不须论万里,佩兰聊欲寄三湘。

驼裘更作春晖暖,嬴得瞢腾昼梦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楚地深秋尚未见霜,我像孤雁追随阳光而行。
湖天相连,阴霾密布,放眼望去,水乡荒凉无人。
破浪前行无需论及万里之遥,只愿佩戴兰草寄情湘江。
即使身披骆驼皮衣,也能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白天的梦境因此延长。

注释

楚泽:楚地的湖泊沼泽。
秋穷:深秋时节。
飘然:轻盈自在的样子。
雁去随阳:大雁南飞跟随太阳。
积蔼:浓厚的云雾。
闇:昏暗。
佩兰:象征高洁的兰草。
三湘:泛指湖南地区。
驼裘:骆驼皮做的衣服。
春晖:春天的阳光。
瞢腾:迷糊、困倦。
昼梦:白天的梦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自然的生活状态。"楚泽秋穷未有霜,飘然如雁去随阳"表达了诗人在秋天的深处,无需担忧寒霜,轻松自在地像大雁一样飞翔,追随着太阳的温暖。这里的“秋穷”和“未有霜”营造出一种时间静止、四季不变的意境,而诗人则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了自由。

"连空积蔼湖天闇,极目无人水国荒"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人所处的孤独与超脱。连绵不断的山川、广阔的湖天,以及渺茫的水国,都构成了一个空旷而又美丽的世界。在这里,诗人的目光极尽之处,没有他人,只有这片荒凉而神秘的自然。

"破浪不须论万里,佩兰聊欲寄三湘"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尽管不需要讨论遥远的旅程,但通过佩带着兰花这样的象征性动作,诗人想要传递给远在三湘(可能指湖南一带)的朋友某种情感或信息。

"驼裘更作春晖暖,嬴得瞢腾昼梦长"最后两句,则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享受和对未来的一种期待。诗人穿着厚重的皮衣,在春日的阳光下感到温暖,仿佛获得了某种精神上的满足与放松。而“嬴得瞢腾昼梦长”则像是说诗人在白天时就沉浸于美好的梦境之中,这种状态似乎是诗人对现实的一种逃避,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这种生活中所获得的心灵自由和精神满足。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榴花分题

东京石榴好,几处照楼台。

秀色裙难学,幽香蝶不来。

连枝成幄幕,著子尽琼瑰。

乞取当窗种,年年四季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翠微亭

蜡屐萦纡洞府间,飞甍人在最高巅。

青山东去无馀地,黄潦西来正接天。

太子池塘烟漫漫,紫微踪迹草芊芊。

松枯石朽由来事,莫作常情叹逝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上蔡驿

驻马东门己夕阳,淡云衰草意何长。

当年公子牵黄犬,此地春风吹白杨。

千岁只疑经旦暮,一城犹可鉴兴亡。

我来不独嗟行役,览古依然为闵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山光楼

山静围平野,楼高映碧空。

人居仙岛曲,天入画屏中。

倚槛云蟾近,倾觞客兴同。

扁舟期一到,须借五湖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