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游秦淮归城南作

城南好酒如春泉,短榻酒家楼下眠。

醒来露重葛衣冷,正见皓月当中天。

呼僮起步六街去,香尘宝毂清溪边。

玉箫吁夜声未歇,雏姬十五歌阿怜。

此时据鞍我亦乐,顾影不觉犹少年。

惜哉花月只空度,春江回首愁如烟。

去年此夜人初别,今岁今宵已成忆。

怀人中酒自年年,此时愁煞天涯客。

桃叶渡,莫愁湖,昔日佳丽今有无。

残金剩粉吊不尽,徘徊漏下啼城乌。

啼乌哑哑天将晓,走马却出长干道。

到此惟馀万古愁,荒荒月落高城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中秋之夜在秦淮河畔的游历与感慨。开篇“城南好酒如春泉”,以酒喻情,渲染了浓厚的饮酒氛围,为后续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调。接着,“短榻酒家楼下眠”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酒家小憩的情景,营造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意境。

“醒来露重葛衣冷,正见皓月当中天”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现了诗人从梦中惊醒,感受到秋夜的寒意,同时又欣赏到了满天的明月,这种对比之下,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呼僮起步六街去,香尘宝毂清溪边”描绘了诗人漫步于繁华街道,与豪华车辆擦肩而过的情景,展现了都市生活的奢华与热闹。接下来,“玉箫吁夜声未歇,雏姬十五歌阿怜”则转向对夜晚街头艺人表演的描述,通过音乐与歌声,进一步丰富了场景的层次感,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的多元与复杂。

“此时据鞍我亦乐,顾影不觉犹少年”表达了诗人尽管身处繁华,内心却依然保持着年轻的心态,享受着当下的快乐。然而,“惜哉花月只空度,春江回首愁如烟”两句转折,诗人开始反思,感叹美好的时光如同流水,转瞬即逝,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过去的怀念。

“去年此夜人初别,今岁今宵已成忆”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分别,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记忆的深刻。最后,“怀人中酒自年年,此时愁煞天涯客”点明了诗人的孤独与思念之情,以及对远方亲朋的深深挂念。

“桃叶渡,莫愁湖,昔日佳丽今有无”借古地名,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残金剩粉吊不尽,徘徊漏下啼城乌”通过“残金剩粉”的比喻,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而“啼城乌”则增添了凄凉的氛围。

“啼乌哑哑天将晓,走马却出长干道”描绘了诗人天亮前匆忙离开的情景,与开头的饮酒小憩形成呼应,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匆忙。

“到此惟馀万古愁,荒荒月落高城小”以“万古愁”收尾,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郁与对永恒的思考,月落高城的景象则给人以无限遐想,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时间、情感的深刻感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闲居感怀

斋居屏烦缘,百虑乘我急。

吉人尚寡辞,达士厉高执。

我生何懵懵,寓物易歌泣。

学道无死心,兀抱枯骸立。

邪陷正色衰,神迋鬼气入。

五盖游相蒙,四蹙纷以集。

诘朝理容成,抚鬓黯鸣唈。

所处若长夜,百年何所及。

春华散条柯,秋爽被原隰。

逢欣稍于于,纡感仍邑邑。

投境罕静探,怀古昧深汲。

奢吕竟何成,謥詷徒结习。

安能凌风翔,永谢尘网絷。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过维衍留宿灯下次韵

短檠同话雁来天,角尽严城思悄然。

衣上黄河悬别泪,尊前锦瑟记流年。

壮怀未许看云卧,游地重邀听雨眠。

知尔生平亦萧瑟,好抛幽愫结缠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重九夜偶成

悲秋容易到重阳,节物相催黯自伤。

有酒有花翻寂寞,不风不雨倍凄凉。

依依水郭人如雁,恋恋寒衣月似霜。

差喜衰亲话真切,一灯滋味异他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步从云溪归偶作

多时纵腰脚,百病成一慵。

今来眺原麓,气候归初冬。

疏树语摵摵,薄云卷空空。

视听及萧索,寸心惊飞蓬。

枯草踏成路,下与清溪通。

落日见只影,乃卧寒流中。

泽浅鱼避饵,收钓溪生风。

太息归荆扉,灯火惨不红。

兴至偶欲赋,景失无由踪。

惟应付沈醉,何须嗟困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