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

大暑不可怨,秋来终有时。

露惊庭鹊睡,风动井梧枝。

逐客长夜感,美人团扇悲。

如何陶靖节,独与菊花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早秋》由宋代诗人李昭玘所作,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象与情感。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美好时光的期待。

首句“大暑不可怨,秋来终有时”,以夏日的炎热引出秋天的到来,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的接受与理解,同时也暗示了对即将到来的凉爽季节的期待。接下来,“露惊庭鹊睡,风动井梧枝”两句,运用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夜晚露珠轻触静谧庭院中的鸟儿,以及微风吹拂下井边梧桐树枝叶轻轻摇曳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

“逐客长夜感,美人团扇悲”则将情感引入个人层面,通过“逐客”(被放逐之人)在长夜中的感慨和“美人”手持团扇的悲伤,表达了对离别、孤独和时光流逝的深深忧虑。这里不仅描绘了人物的情感状态,也暗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如何陶靖节,独与菊花期”一句,借用了东晋诗人陶渊明与菊花结缘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希望像陶渊明一样,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追求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这一句既是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自己在面对生活困境时寻求内心平静的一种表达。

整体而言,《早秋》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感知,以及在面对人生挑战时寻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愿望。诗中蕴含的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使得这首作品具有了超越时间的美感和思考价值。

收录诗词(97)

李昭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汉臣

夫子以贫病,终身复冻饥。

捉衿无可揽,数米不成炊。

何以谢蟋蟀,独能留扊扅。

徒劳问仓扁,王老是良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八月十五日夜大雨

风伯遭谗不自停,鞭龙倒海势如倾。

胸中洗尽三年渴,□□□□□□□。

□□□□□□□,千仓嘉谷入新耕。

野人亦有充饥幸,相见春绵满眼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九月八日雨作

荡涤骄阳势已回,遍流和气入根荄。

檐间点急侵灯落,枕底声高带雁来。

永夜故留人不寐,轻寒未放菊全开。

明年麦价应如土,安用登高把酒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北园偶成二首(其一)

游宦归来似系匏,偶依河渚寄衡茅。

以贫为乐漫喜酒,与世无求非绝交。

倚杖静闻风过竹,枕书閒看燕争巢。

却怜多事扬夫子,更为玄文作解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