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七年留滞卧修门,一夕秋风醒梦魂。
事与生来知未了,吾先我丧欲何存。
孤踪肮脏天方厌,万影凄凉月不温。
隔岁风光惊似昨,重看愁对菊花樽。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诗人陈曾寿在辛亥年八月十一日生日时所作,表达了他长期滞留生涯中的孤独感和对未来的迷茫。首句“七年留滞卧修门”描绘了诗人长时间的困顿生活,仿佛被禁锢在修门之内。秋风一扫,梦魂惊醒,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动荡与思考。
“事与生来知未了”表达出诗人对人生未竟之事的感慨,意识到自己还有许多事情未能完成,人生的道路似乎永无尽头。“吾先我丧欲何存”则揭示了诗人对于自我存在的疑惑,不知在生命消逝后,自己的精神和追求将何处安放。
“孤踪肮脏天方厌,万影凄凉月不温”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境遇,仿佛连天地都对他感到厌倦,而月光也无法带来一丝温暖。这里的“万影”可能象征着世间的冷酷与无情。
最后,“隔岁风光惊似昨,重看愁对菊花樽”以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景象收尾,诗人再次面对旧时菊花,倍感愁绪满怀,暗示着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时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不详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徒负生平友与师,心惭地下傥能知。
积愁自笑蜉蝣世,逐序空吟草木诗。
四海惊尘多难日,百年清夜独醒时。
劳生世味捐都尽,腐鼠相猜更不辞。
鼓角声中几度过,夕阳如梦旧山河。
再来更觉西山好,只是青随泪眼多。
百年墟莽三纲死,开阖不知日月明。
犹有壶觞存故意,无多情话闇平生。
兵戈满地惊魂散,风雪残年尽室行。
无计留君无可去,相看惟有泪纵横。
不复微赪上玉肌,也无清泪化胭脂。
空山淡薄收拾住,便了酬春无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