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白云之句(其二)

朝共白云行,暮共白云归。

眠时云亦眠,以云为寝衣。

白云白云常在身,有时忽共白云分。

君看天外逍遥物,便是山翁身上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与白云相伴的隐逸生活,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与白云朝夕同行,夜晚共归,仿佛白云成为了他夜间的寝衣。白天与夜晚,白云始终伴随左右,如同贴身之物。然而,白云也有离分之时,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朝共白云行,暮共白云归”,开篇即展现了诗人与白云的亲密关系,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他们总是相伴而行,共同归家。这种景象既浪漫又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

“眠时云亦眠,以云为寝衣”,进一步描述了诗人与白云之间无间的联系。在诗人休息时,白云也似乎进入了梦乡,成为他夜晚的伴侣。这里将白云拟人化,赋予其生命,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白云白云常在身,有时忽共白云分”,随着白云的离分,诗人的情感也随之波动。白云虽然常伴左右,但总有分离的一刻,这既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

“君看天外逍遥物,便是山翁身上云”,最后两句以旁观者的视角,引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白云的形象,表达了自己追求的是一种超越世俗束缚、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这里的“天外逍遥物”象征着理想中的自由境界,而“山翁身上云”则暗示了诗人渴望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菊花

为汝花中开最孤,诗翁何惜屡提壶。

却应有意酬青眼,浑似倾心向白须。

击铜钵时吟更好,掷金钱后醉相娱。

杨妃只有黄裙在,且问风霜留得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示诸君

古俗今时不用分,只将虚实判浇淳。

养心有要先除伪,入德无难只用真。

此道若从为得路,他歧如往是迷津。

我曹好尚虽迂阔,最爱山夫共野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妾薄命(其一)

偷把罗衣裛泪痕,落花江上泣青春。

空将凤管题君怨,自是蛾眉累汝身。

翠黛不须匀绿鬓,红膏休更点朱唇。

自然彼此无心妒,犹恐多言巧中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妾薄命(其二)

春深江浦流还涨,雨后山花落更多。

举目未言先有泪,当樽欲唱不成歌。

心知自古皆如此,事到如今不奈何。

莫向夕阳楼上望,几人遗恨满烟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