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九)

放浪形骸外,憔悴山泽癯。

倒冠落佩,此心不待白髭须。

聊复脱身鹓鹭,未暇先寻水竹,矫首汉庭疏。

长夏啖丹荔,两纪傲闲居。忽风飘,连雨打,向西湖。

藕花深处,尚能同载曲生无。

听子谈天舌本,浇我书空胸次,醉卧踏冰壶。

毕竟凌烟像,何似辋川图。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张元干的作品,名为《水调歌头(其九)》。从诗的内容来看,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淡泊。

“放浪形骸外,憔悴山泽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世俗的羁绊,将自己的精神状态寄托于大自然之中。"倒冠落佩,此心不待白髭须。"则是说即使到了老年,也不愿等待那些世俗的荣誉和束缚,保持着一颗自由的心。

"聊复脱身鹓鹭,未暇先寻水竹,矫首汉庭疏。"这里的“脱身”指的是精神上的解脱,而非肉体的逃离。这三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想要远离尘世喧嚣的心情。

接下来的几句,“长夏啖丹荔,两纪傲闲居。忽风飘,连雨打,向西湖。”描绘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在长夏时节享受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即使是突如其来的风雨,也只是增加了西湖景致的意境。

"藕花深处,尚能同载曲生无。听子谈天舌本,浇我书空胸次,醉卧踏冰壶。"这里诗人提到了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以及对知识和文学的追求。这几句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毕竟凌烟像,何似辋川图。”则是将自己目前的心境比喻为画中之景,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淡定的状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和淡泊名利的心境。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十三)追和

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重来吴会,三伏行见五湖秋。耳畔风波摇荡,身外功名飘忽,何路射旄头?孤负男儿志,怅望故园愁。

梦中原,挥老泪,遍南州。元龙湖海豪气,百尺卧高楼。短发霜粘两鬓,清夜盆倾一雨,喜听瓦鸣沟。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长相思令/长相思(其一)

香暖帏。玉暖肌。娇卧嗔人来睡迟。印残双黛眉。

虫声低。漏声稀。惊枕初醒灯暗时。梦人归未归。

形式: 词牌: 长相思

长相思令/长相思(其二)

花下愁。月下愁。花落月明人在楼。断肠春复秋。

从他休。任他休。如今青鸾不自由。看看天尽头。

形式: 词牌: 长相思

风流子.政和间过延平,双溪阁落成,席上赋

飞观插雕梁。凭虚起、缥缈五云乡。

对山滴翠岚,两眉浓黛,水分双派,满眼波光。

曲栏干外,汀烟轻冉冉,莎草细茫茫。

无数钓舟,最宜烟雨,有如图画,浑似潇湘。

使君行乐处,秦筝弄哀怨,云鬓分行。

心醉一缸春色,满座疑香。

有天涯倦客,尊前回首,听彻伊川,恼损柔肠。

不似碧潭双剑,犹解相将。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