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瑞莲.题某氏《双鸳室图》

虹梁香雾里。爱绿净停桡,娟花初蕊。

花底依依,看煞飘风香袂。底似文禽倚昵。

明媚影缀脂成对。摇镜水。碧云罨画,溅珠圆起。

今岁百二韶光,恰宫数春多,湖怜天丽。

和鸣戢翼,占取莺期燕会。

好割晴漪半亩,放画舫、烟波消醉。明月底。

梦也稳饶情思。

形式:

鉴赏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词作《双瑞莲·题某氏《双鸳室图》》由郑元昭所作,描绘了一幅如梦如幻的景象。开篇"虹梁香雾里",以彩虹般的桥梁和缭绕的香气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氛围。接下来的"爱绿净停桡,娟花初蕊",写的是船儿在清澈的湖面停下,欣赏着刚刚绽放的花朵,画面清新雅致。

"花底依依,看煞飘风香袂",通过描写花瓣随风轻轻摇曳,仿佛能闻到其香气,进一步渲染了花香四溢的意境。"底似文禽倚昵",将花朵比喻为文雅的鸟儿相互依偎,形象生动。"明媚影缀脂成对",形容花朵如同美女般光彩照人,成双成对,增添了浪漫气息。

"摇镜水。碧云罨画,溅珠圆起",水面如镜,碧云倒映,仿佛一幅水墨画卷,微风吹过,水珠跳跃,更显动态之美。"今岁百二韶光",点明时令,正值美好的春季时光。"恰宫数春多,湖怜天丽",表达了词人对湖光山色的喜爱,以及对春天的赞美。

"和鸣戢翼,占取莺期燕会",借鸟类的和谐共处,寓意人间的美好情感。"好割晴漪半亩,放画舫、烟波消醉",词人希望划船在湖上,让美景和美酒共同消解心中的醉意。最后"明月底。梦也稳饶情思",以月夜梦境收尾,留下无尽的遐想与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寄寓了词人的情感与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90)

郑元昭(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解语花.花朝

梅心乍绽,柳眼微舒,京国春犹早。园林绿少。

度花朝、底似小楼情好。炉烟细袅。

更绛蜡、华筵双照。算者番、客子时光,忍放芳怀老。

回首南州路渺。记去年今日,人被花恼。苔枝斜绕。

缀轻红、似解酬余一笑。春马瘦小。

恋庭际、东风袅袅。问故乡、何异天涯,圆月清宵皎。

形式:

庆清朝.月夜对菊,忆心与海上

暝送清愁,天垂浅碧,疏帘怕卷宵晴。

禁寒小坐,几丛楚白娟红。

自理镜边青鬓,新花压髻晚香生。

湘帘外,月痕似水,人影分明。

岁岁登高有约,爱旧游芳侣,楼外闲凭。

烹鲜把酒,赋诗底用催成。

漫笑吾侪半老,讨秋还是旧游情。

君归未,樽前携手,还约吟朋。

形式:

扫花游.甲子春在里作

负墙双树,爱绿萼吹香,深沉庭院。信风催暖。

猛枝头点点,艳光照眼。对此良辰,可奈天寒人远。

有谁见。每泪溅翠樽,欲酌还懒。晓起湘帘卷。

怪微雨宵来,胭脂愁泫。

自持并剪,取名花两朵,付凭春雁。

寄与知音,应把客愁消遣。迟眠惯。

念诗肩、苦吟忘倦。

形式:

菩萨蛮.初到京城

红尘软踏长安道。牡丹天气心情好。京国足春光。

玉骢拖紫缰。朝曦红木末。琉瓦金明灭。

杨柳乍成丝。画帘新燕飞。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