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邹元标所作的《谩吟六首》中的第六首。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独到见解。
首句“有意搜寻终道远”,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时,往往因为过于执着而陷入迷茫,看似近在咫尺的目标却变得遥不可及。这里的“道远”不仅指路程上的距离,更是心灵上、认知上的距离,寓意着在追寻理想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因过分追求而迷失自我,陷入困境。
次句“安排著意亦成魔”,进一步深化了前一句的思考。它指出,人们在刻意规划和努力追求时,有时反而会陷入一种束缚,这种刻意的努力和规划,就像魔法一样,让人无法自拔,失去了自然和自由的状态。这里“成魔”一词,形象地表达了过度追求和刻意安排可能导致的扭曲和异化。
后两句“鱼龙高卧澄潭彻,莫以无风更起波”,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传递出了一种超脱和宁静的哲学思想。鱼龙在清澈的潭水中悠然自得,无需外界的风浪干扰,就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这象征着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应该学会放下外在的纷扰,保持内心的宁静,让自己的生活如同鱼龙般自在,不受外界波动的影响。诗人以此告诫人们,不应被无谓的风浪所困扰,而应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追求与内心平和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的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