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功垂秘书岚城阁

群峰绕高轩,四望如城密。

晴岚逼窗户,净若新洗熨。

杳杳其中人,衣襟照寒碧。

临风设横几,萧洒坐终日。

门前车马道,扰扰乱如虱。

转眼不复观,长歌傲簪绂。

形式: 古风

翻译

山峦环绕着高大的厅堂,四周望去像密集的城市城墙。
晴朗的山岚逼近窗户,明亮得如同刚清洗过一样清新。
远处的人影在其中若隐若现,他们的衣襟映照着寒冷的碧绿池水。
迎风摆放一张横桌,我整日悠闲地坐着。
门前大道车水马龙,喧嚣嘈杂如同尘埃中的跳蚤。
转眼间不再观看这些,我高歌自傲于官场之外。

注释

群峰:周围的山峰。
高轩:高大的厅堂。
城密:像城墙一样密集。
晴岚:晴朗的山岚。
新洗熨:刚清洗过一样清新。
杳杳:幽深隐约。
衣襟:衣摆。
寒碧:寒冷的绿色池水。
临风:迎风。
横几:横桌。
扰乱:喧嚣嘈杂。
如虱:像跳蚤。
转眼:转瞬间。
簪绂:古代官员的服饰,这里指官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深的山林之美和一位隐逸者的心境。"群峰绕高轩,四望如城密",开篇即以宏伟壮观的景象,勾勒出一个被众多高峻山峰环绕,视野所及之处宛若坚固城堡的画面,给人一种封闭而又神秘的感觉。紧接着,"晴岚逼窗户,净若新洗熨",则是对室内景象的描写,山中清新的气息透过窗棂,如同刚刚洗涤过的纱线一般洁净,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这份宁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杳杳其中人,衣襟照寒碧"一句,更进一步描绘出室内人物的情形。"杳杳"二字生动地传达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气氛,而"衣襟照寒碧"则是对人物状态的一种细腻刻画,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感受和融合。

"临风设横几,萧洒坐终日",则显现出诗人在此环境中的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横几"即是案桌,在风景如画的地方安置,意味着诗人在这里可以长时间地享受这份宁静和美好。"萧洒坐终日"则更添了一份超脱尘世的意境,让人感到诗人已然与自然合为一体,无论是风吹过树梢的声音,还是时光的流逝,都成为了他沉浸其中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诗歌的发展,景象发生了转换。"门前车马道,扰扰乱如虱"一句,如同突然插入的一段对比,让人感受到外界喧嚣纷扰与山中宁静之间的鲜明对照。这也许是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一种讽刺,或是他内心深处对于隐逸选择的一份坚守。

最后,"转眼不复观,长歌傲簪绂",则表达了诗人的决绝。"转眼"意味着时间的流逝,而"不复观"则是对过往生活的一种告别;"长歌"与"傲簪绂"则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和态度,似乎在说,诗人已经准备好用他的诗歌来挑战世俗的喧嚣,用自己的方式去书写生命的篇章。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隐逸山林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由和宁静的向往。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黄秀才北郊书堂

吾邑固僻陋,巉巉合群山。

苟无贤者居,孰能营幽闲。

黄子治北郊,胜绝收其间。

长溪断谷口,嚣哗隔尘阛。

始至甚夷旷,渐往颇险艰。

洞穴烟云昏,涧壑松桂环。

幽芳自芬馥,野哢常绵蛮。

缭磴挂绝壁,孤彴飞遥湾。

气象夺天奥,景物搜鬼悭。

筑室贮群籍,轩窗面孱颜。

朱黄列几案,坐把古穴删。

自取天爵高,下视五两纶。

处心固已定,讵恤时辈讪。

伊余素无似,谬入文墨班。

前得省亲归,屡此容追攀。

时亦窃讲议,始蹈贤圣关。

譬之拉虎豹,所得才一斑。

自愧鄙朴姿,得涉道谊寰。

余亦有东谷,对此何格顽。

每来辄尽日,须步明月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黄崖洞

黄崖大洞埋古云,入去所履平如席。

其中玉髓尽可餐,只恐归来变为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陌]韵

黄筌鹊雏

短羽已缡褷,弱胫方屴岌。

母也向何处,开口犹仰食。

形式: 五言绝句

黄蜀葵

锦江何日别,漆水今朝见。

清露染颜色,秋鹅一分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