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感怀》由明代诗人岑徵所作,通过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对世事的感慨。
首联“一夜沉忧白发新,路迷何处是通津”,开篇即以“一夜沉忧”点出诗人内心的沉重与不安,一夜的忧思竟使白发新生,形象地表达了忧愁之深。紧接着,“路迷何处是通津”则以迷茫的寻路比喻人生道路的不确定性和困惑,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方向的迷茫与探索。
颔联“青山自拥回风浪,沧海时飏蔽日尘”,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青山自立,却难以抵挡回旋的风浪;沧海广阔,有时会遮蔽日光,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与不可预知性,同时也暗喻了人生的艰难与复杂。
颈联“向洛不飞珠浦叶,避秦空负武陵春”,这里借用了两个典故。“向洛不飞珠浦叶”出自《汉书》,意指追求理想却无法实现;“避秦空负武陵春”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表达的是逃避现实的无奈与空虚。这两句诗通过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差距的感慨,以及在逃避现实后仍感到空虚与失落的心情。
尾联“秋霜岁岁伤留滞,采尽黄花荐楚臣”,以秋霜岁岁伤人,黄花凋零为喻,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以及对滞留世间、未能有所作为的哀伤。同时,“采尽黄花荐楚臣”可能暗含对某位先贤或理想人物的追忆与敬仰,体现了诗人对于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困惑、理想与现实冲突、时间流逝以及对高尚人格的向往等多重情感,展现了诗人丰富而深邃的思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