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

一夜沉忧白发新,路迷何处是通津。

青山自拥回风浪,沧海时飏蔽日尘。

向洛不飞珠浦叶,避秦空负武陵春。

秋霜岁岁伤留滞,采尽黄花荐楚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感怀》由明代诗人岑徵所作,通过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对世事的感慨。

首联“一夜沉忧白发新,路迷何处是通津”,开篇即以“一夜沉忧”点出诗人内心的沉重与不安,一夜的忧思竟使白发新生,形象地表达了忧愁之深。紧接着,“路迷何处是通津”则以迷茫的寻路比喻人生道路的不确定性和困惑,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方向的迷茫与探索。

颔联“青山自拥回风浪,沧海时飏蔽日尘”,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青山自立,却难以抵挡回旋的风浪;沧海广阔,有时会遮蔽日光,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与不可预知性,同时也暗喻了人生的艰难与复杂。

颈联“向洛不飞珠浦叶,避秦空负武陵春”,这里借用了两个典故。“向洛不飞珠浦叶”出自《汉书》,意指追求理想却无法实现;“避秦空负武陵春”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表达的是逃避现实的无奈与空虚。这两句诗通过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差距的感慨,以及在逃避现实后仍感到空虚与失落的心情。

尾联“秋霜岁岁伤留滞,采尽黄花荐楚臣”,以秋霜岁岁伤人,黄花凋零为喻,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以及对滞留世间、未能有所作为的哀伤。同时,“采尽黄花荐楚臣”可能暗含对某位先贤或理想人物的追忆与敬仰,体现了诗人对于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困惑、理想与现实冲突、时间流逝以及对高尚人格的向往等多重情感,展现了诗人丰富而深邃的思想世界。

收录诗词(208)

岑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寿陶陟瞻

草庐閒寂枕青山,门对仙人礼斗坛。

漉酒浑忘新甲子,怡云空老旧衣冠。

龙潭薜荔裁春服,厓海珊瑚拂钓竿。

我欲跻堂瞻气色,华筵春荐楚江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陈震衍见过

孤村篱落接溪烟,行后相逢动隔年。

垂老渐知为客苦,穷途阅尽觉君贤。

乾坤有限唯看剑,今古无凭莫问天。

呼酒典裘休惜醉,十年同病转相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独酌

愁来独酌易成酡,耳热逢人发浩歌。

百草不芳吾老矣,半生如梦奈春何。

长天杳杳看西日,远水悠悠叹逝波。

留滞无成空自笑,十年生计付渔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苍梧旅次与易中文

天涯相慰各加餐,逆旅谁怜范叔寒。

贫贱每知为客苦,姓名终觉避人难。

鸿鸣中泽西风急,日堕危楼画角残。

何处登临望乡国,牂牁东下水漫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