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辛

多少人间直似弦,累累枯骨化平田。

未知丝乱凭谁斩,仍恐膏明止自煎。

说剑岂无三尺喙,枕戈空有一双拳。

从军苦乐今如此,敢怨江深冷捕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悲辛》由清代诗人黄毓祺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苦难与无奈。首联“多少人间直似弦,累累枯骨化平田”以弦比喻人生之路,将人间的艰辛与不公比作绷紧的弦,而累累枯骨象征着无数生命在这一过程中消逝,最终化为平田,寓意生命的消逝与世间的无情。

颔联“未知丝乱凭谁斩,仍恐膏明止自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无奈与痛苦。丝乱喻指人生的纷繁复杂,难以理清;凭谁斩则表达了对解决人生难题的无力感。膏明自煎则形象地描绘出个体在困境中自我煎熬的情景,暗示了人生的孤独与痛苦。

颈联“说剑岂无三尺喙,枕戈空有一双拳”运用了典故,借说剑者与枕戈待旦的形象,表达了对改变命运、实现理想无门的感慨。三尺喙象征着言辞的力量,但面对现实的残酷,却显得苍白无力;枕戈则代表了时刻准备战斗的姿态,然而手中仅有的力量却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尾联“从军苦乐今如此,敢怨江深冷捕鳊”以从军的经历作为背景,将个人的苦乐与更广阔的社会现象联系起来,暗示了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人们也难以摆脱生活的困顿与挣扎。最后的“敢怨江深冷捕鳊”,以一种超脱的态度,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接受,同时也蕴含了一种对自然与命运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揭示了人生的苦难与无奈,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展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收录诗词(167)

黄毓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一笑

蛮触交兵箭在弦,幽人孤往笑求田。

餔糟尚有巾堪漉,啜水曾无炭可煎。

衣破冷风吹瘦骨,屋穿明月照空拳。

欢娱过眼皆萧瑟,味美何须苦忆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晞儿

万落千村洗马军,稻粱谋拙又何云。

肠如铁石供吾笑,诗是箕裘赖汝闻。

苦乏鹅笼贻大令,忍将鸡栅累宗文。

暮年悲喜真无定,捧腹阶前雪涕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春尽次觉侄韵二首(其一)

渔竿何处狎羊裘,七里滩高水正悠。

爱说洲边寻白鹭,怕闻峡口望黄牛。

握拳未作孤城鬼,搔首徒为一室囚。

肠断王孙春草尽,杜康无计解人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春尽次觉侄韵二首(其二)

行看夏葛易冬裘,老我春衫意自悠。

不失君臣怜穴蚁,徒争人我笑蜗牛。

天涯岂少悲歌客,江左谁为对泣囚。

花信风微弹指过,愿言明日树忘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