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府判兄

端忧伤逝者,花事欲如何。

春色愁边少,悲悰酒后多。

溪桃方著脸,区木渐成窠。

拟作开眉计,何当扫障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深深忧虑着离世的人,花儿的盛况会怎样呢。
春天的景色在愁苦中显得稀少,悲伤的情绪在酒后更增添许多。
溪边的桃花正含苞待放,路边的树木渐渐长出新枝。
我打算用微笑来驱散心中的阴霾,何时才能扫除这些困扰呢。

注释

端忧:深深的忧虑。
伤逝者:离世的人。
花事:花儿的盛况。
如何:怎样。
春色:春天的景色。
愁边:在愁苦中。
悲悰:悲伤的情绪。
酒后:在酒后。
溪桃:溪边的桃花。
著脸:含苞待放。
区木:路边的树木。
渐成窠:渐渐长出新枝。
拟作:打算。
开眉计:微笑来驱散愁绪。
何当:何时。
扫障魔:扫除困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所作的《呈府判兄》,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哀思和生活中的愁绪。首句“端忧伤逝者”直接抒发了对亡者的深切怀念,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悲痛。接下来,“花事欲如何”以春天的花开花落象征生命的无常,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春色愁边少,悲悰酒后多”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情绪状态,春天的美景在愁苦中显得稀疏,只有借酒消愁后才能暂时缓解悲伤。溪边桃花初绽,象征生机,但诗人的心境却如“区木渐成窠”,暗示了生活的孤寂和困境。

最后两句“拟作开眉计,何当扫障魔”表达了诗人试图振作起来,驱散心中阴霾的决心,希望能尽快摆脱哀愁,恢复开朗的心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苦时的坚韧与期待。

收录诗词(896)

姜特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 字:邦杰
  • 籍贯:浙江丽水

相关古诗词

张致政挽章

上寿身仍健,荣封岁屡终。

无因拜庞德,空幸识王戎。

含玉亡遗恨,悬车近古风。

燎黄应不远,光宠贲幽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怀故友杨方叔

游戏人间世,清虚物外缘。

皇家虽结网,空谷竟遗贤。

无恨堪悬剑,伤心有断弦。

今年汤饼约,为尔一凄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杨方叔过访送行

遥传轩盖度西冈,亟返柴车喜欲狂。

不惮除堂十夫费,且谋解榻半窗凉。

归途送目云千叠,别夜寻诗月一方。

何日重来慰牢落,梅山花发待传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极目亭有怀韩常伯

先生种柳已成围,柳外孤亭但夕晖。

如觉隐侯前日去,不知丁令几时归。

云帆夜夜沙头落,风叶年年城上飞。

吊古登临仰词伯,苦吟精思入幽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