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亭有怀韩常伯

先生种柳已成围,柳外孤亭但夕晖。

如觉隐侯前日去,不知丁令几时归。

云帆夜夜沙头落,风叶年年城上飞。

吊古登临仰词伯,苦吟精思入幽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先生栽种的柳树已经环绕成荫,柳树之外只有孤独的凉亭映照着夕阳余晖。
如果能感受到隐侯像以前那样离去,却不知丁令何时才能归来。
夜晚的船帆在沙滩上频繁降落,每年的秋风吹动着城头的落叶。
我凭吊古人,登高望远,仰慕诗人的才情,深沉地吟咏,深入到幽深微妙的意境之中。

注释

先生:指诗人尊敬的人物。
孤亭:孤独的亭子。
隐侯:古代官名,这里可能指代某位文人。
丁令:可能也是古代文人或传说中的仙人。
云帆:形容船只如云般众多。
词伯:指诗词大家。
苦吟:形容深思熟虑、用心吟咏。
幽微:深奥微妙。

鉴赏

这首宋诗《极目亭有怀韩常伯》是姜特立所作,诗人以极目亭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韩常伯的怀念之情。首句“先生种柳已成围”,描绘了亭边柳树成荫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转和友人的离去。次句“柳外孤亭但夕晖”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落寞的氛围,夕阳斜照在孤亭上,增添了离别的凄凉。

第三句“如觉隐侯前日去”,借用了汉代隐侯的典故,表达对韩常伯离去的感慨,暗含对友人匆匆离去的惋惜。第四句“不知丁令几时归”,丁令是古代边塞将领的称呼,这里同样寓言友人未归,流露出对重逢的期待。

第五、六两句“云帆夜夜沙头落,风叶年年城上飞”,通过描绘夜晚的帆影和飘零的落叶,寓言友人漂泊不定的生活,以及诗人对友人境况的关切。最后两句“吊古登临仰词伯,苦吟精思入幽微”,诗人以登高望远、苦吟深思的动作,表达了对韩常伯才华的敬仰,以及对友情的深深怀念,情感真挚而深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寄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宋词婉约而又深情的风格。

收录诗词(896)

姜特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 字:邦杰
  • 籍贯:浙江丽水

相关古诗词

汪尚书挽章二首(其二)

文章事业盖群工,盛世明良喜会同。

千首歌诗如白傅,百篇奏议似宣公。

贰师失道违中制,元帅基谋丧后功。

二十年间遂高志,鸱夷一舸鉴湖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汪尚书挽章二首(其一)

昔年宦路意相倾,四纪中间一寄声。

贤嗣登门如对面,新诗缄兴见输情。

安舆方拟来岩邑,急讣俄传上玉京。

叹息于今鲜人物,短章吟罢泪沾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辛亥上冢

寒闺守节少年时,志凛冰霜不可移。

追远积成千古恨,报恩宽作十年期。

此生不愧先君死,后世应传寡妇碑。

兰若栖神安稳在,遗言今日九原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閒咏

坐叨厚廪饮醇醪,不挟文书不坐曹。

检校园花为日课,裒寻诗草计年劳。

仍将书册供慵卧,时唤杯盘佐老饕。

感激大恩何以报,唯祈圣寿等天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