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无为观

九疑山深几千里,峰谷崎岖人不到。

山中旧有仙姥家,十里飞泉绕丹灶。

如今道士三四人,茹芝鍊玉学轻身。

霓裳羽盖傍临壑,飘飖似欲来云鹤。

形式: 古风

翻译

九疑山深远达几千公里,山峰山谷崎岖不平人迹罕至。
山里早年有仙人姥姥的居所,十里之外飞流的泉水环绕着炼丹的炉灶。
而今只有三四位道士,食灵芝炼仙玉追求身轻如燕的修行。
他们身着霓裳头戴羽冠靠近山崖,轻盈飘逸仿佛随时会乘鹤驾云而来。

注释

九疑山:传说中的山名,象征着深邃与神秘。
峰谷:山峰与山谷,形容地形起伏。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难以行走。
仙姥家:仙人姥姥的住处,象征着修仙的圣地。
十里飞泉:形容泉水从远处流来,景色优美。
丹灶:炼制丹药的炉灶,象征着修炼仙术。
道士:修行道教的出家人。
茹芝鍊玉:食用灵芝,修炼仙玉,比喻修行求长生不老的方法。
轻身:使身体变得轻盈,修行的高深境界。
霓裳羽盖:华丽的衣服和羽饰,形容道士的服饰如同仙人。
傍临壑:靠近山崖,描绘道士所处的环境。
飘飖:随风摇曳的样子,形容动作轻盈。
云鹤:云中的鹤,象征着超凡脱俗、即将升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深远的山林景象,九疑山如同仙境一般,人迹罕至。山中藏有仙姥之家,其间飞泉环绕,形成一处灵异的丹灶。诗中的道士们,或三或四,致力于茹芝鍊玉,以求轻身飞升。这不仅展示了古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也反映了道教修炼之术。最后,霓裳羽盖如同云中仙鹤,将临近壑石,给人以飘然欲飞之感。

诗中山水景色与道家神仙意境相结合,营造出一幅超凡脱俗的画面。语言简洁而不失丰富,想象力极强,能够引导读者进入一个神秘而又美好的世界。

收录诗词(100)

元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文学家。聱叟。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大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长安

  • 字:次山
  • 号:漫叟
  • 籍贯:河南鲁山
  • 生卒年:719~772年

相关古诗词

宿洄溪翁宅

长松万株绕茅舍,怪石寒泉近岩下。

老翁八十犹能行,将领儿孙行拾稼。

吾羡老翁居处幽,吾爱老翁无所求。

时俗是非何足道,得似老翁吾即休。

形式: 古风

寄源休

天下未偃兵,儒生预戎事。

功劳安可问,且有忝官累。

昔常以荒浪,不敢学为吏。

况当在兵家,言之岂容易。

忽然向三岭,境外为偏帅。

时多尚矫诈,进退多欺贰。

纵有一直方,则上似奸智。

谁为明信者,能辨此劳畏。

形式: 古风

舂陵行

军国多所需,切责在有司。

有司临郡县,刑法竞欲施。

供给岂不忧,徵敛又可悲。

州小经乱亡,遗人实困疲。

大乡无十家,大族命单羸。

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

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

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

郭亭传急符,来往迹相追。

更无宽大恩,但有迫促期。

欲令鬻儿女,言发恐乱随。

悉使索其家,而又无生资。

听彼道路言,怨伤谁复知。

去冬山贼来,杀夺几无遗。

所愿见王官,抚养以惠慈。

奈何重驱逐,不使存活为。

安人天子命,符节我所持。

州县忽乱亡,得罪复是谁。

逋缓违诏令,蒙责固其宜。

前贤重守分,恶以祸福移。

亦云贵守官,不爱能适时。

顾惟孱弱者,正直当不亏。

何人采国风,吾欲献此辞。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雪中怀孟武昌

冬来三度雪,农者欢岁稔。

我麦根已濡,各得在仓廪。

天寒未能起,孺子惊人寝。

云有山客来,篮中见冬簟。

烧柴为温酒,煮鳜为作沈。

客亦爱杯尊,思君共杯饮。

所嗟山路闲,时节寒又甚。

不能苦相邀,兴尽还就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