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七夕

罗袜纵情多。不解凌波。年年此夕问嫦娥。

碧海青天明月里,毕竟如何。凉露湿金梭。

风捲云罗。相思细细诉黄姑。

无赖天鸡催晓处,寂寞银河。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鉴赏

这首《浪淘沙·七夕》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七夕佳节的情景与情感。开篇“罗袜纵情多。不解凌波”便以女子的姿态入题,运用“罗袜”、“凌波”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轻盈、柔美的氛围,仿佛能感受到女子在月下轻移莲步的风情。

“年年此夕问嫦娥。碧海青天明月里,毕竟如何。”这里借问嫦娥,表达了对宇宙、对未知世界的遐想和思考,同时也隐含着对爱情、对永恒的追求。嫦娥的形象在这里被赋予了神秘而遥远的色彩,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凉露湿金梭。风捲云罗。”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七夕之夜的景象,凉露与金梭的结合,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喻了织女与牛郎的相思之情。而“风捲云罗”则形象地展现了夜空中云朵的动态美,与前文的静谧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相思细细诉黄姑。无赖天鸡催晓处,寂寞银河。”最后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相思”二字直接点明主题,黄姑(即织女星)与牛郎的相思之苦跃然纸上。而“无赖天鸡催晓处”一句,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叹,也是对美好时光即将逝去的惋惜。结尾“寂寞银河”则以银河的辽阔与孤独,象征着两人相隔的遥远与不可逾越的距离,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深沉与哀婉。

综上所述,《浪淘沙·七夕》不仅描绘了七夕之夜的美丽景色,更深刻地表达了人间的相思之情与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82)

俞庆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七夕

相逢今日,流黄机畔和愁说。

一道银河,赢得年年别泪多。

明星皎皎,绮阁红闺争乞巧。

人静更深,可有天孙送巧临。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如梦令.寒意

寒重清尊懒举。醉后敞裘能御。

怕倚最高楼,帘外霜浓如许。何处。何处。

鹦鹉檐前细语。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高阳台.闻抱珠二妹将北上,赋诗赠之,意犹未尽,复填此解

风落梧桐,雨残蕉叶,替人写尽离愁。

十栽论交,西风吹送行舟。

绿窗生小同心伴,问何因、去也难留。

算从今、忆远无言,倚遍楼头。

阳关岂料频频唱,记三春花底,曾送人游。

折柳河梁,者番细语绸缪。

长安何处关山隔,梦长安、路远无由。

转沉吟、明岁相逢,一日三秋。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金菊对芙蓉.即事寄修梅

春雨分襟,秋风忆远,情如弱柳千条。

掩银屏露冷,凉透丛蕉。

鸿声嘹唳虫声杂,伴窗前、落叶萧萧。

当时回首,曲阑双倚,慢品琼箫。钗盟镜约难抛。

倚珠帘清影,红烛同烧。怅天涯何处,愁逐江潮。

炉烟影里低相祝,祝明春、聚首花朝。

凭高无语,水重云复,掩断归桡。

形式: 词牌: 金菊对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