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洞房香雾罨朦胧,唤起惺忪浅梦中。
直与春风俱淡荡,若临秋水更玲珑。
前身合是沉檀化,到眼能教粉黛空。
才见萧然林下品,一经芳泽便雷同。
这首清代诗人孙原湘的《林下(其一)》描绘了一幅温馨而雅致的画面。首句“洞房香雾罨朦胧”,以烟雾缭绕的香气烘托出新房的温馨氛围,朦胧感增添了神秘和诗意。次句“唤起惺忪浅梦中”则暗示了主人公在睡梦中被这香气唤醒,心境轻柔。
“直与春风俱淡荡”将香气比喻为春风,形容其清新自然,让人心情舒畅。接下来“若临秋水更玲珑”进一步描绘香气如秋水般清澈透明,给人以空灵之感。诗人借沉檀之木的比喻,表达主人公认为自己前世或许就是由沉檀化成,暗示其高洁品质。
“到眼能教粉黛空”一句,通过香气的魅力使妆饰都显得多余,强调其自然之美。最后两句“才见萧然林下品,一经芳泽便雷同”,表达了对那些虽有外表华丽但内在缺乏韵味的人的批评,赞美了林下品(指高雅之人)即使未经修饰,也能因香气而与之相得益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香气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高雅品格的追求和对世俗浮华的不屑,体现了清雅脱俗的审美情趣。
不详
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环佩珊然落九霄,珠圆心事玉华雕。
生成仙骨非丹换,朗彻神情要白描。
浴罢不愁云鬓乱,灯前还怕雪肌消。
料应除却盘龙镜,那得人间有二乔。
彻底聪明藕共莲,情深何碍旧生天。
吹来语气香如佛,修到身旁坐亦仙。
绝色也敦名土品,奇才只受美人怜。
他生愿化双蝴蝶,一绕裙边一鬓边。
锦瑟年华似水添,红蛛送喜鹊巡檐。
春痕宛转裙双幅,秋影澄泓月一帘。
戏咒灯花佳谶卜,楷书贝叶小名签。
芳心托付消魂处,只在眉尖与指尖。
憔悴秋容怨小春,碧桃花里露丰神。
乍搴绣幕容通语,略近妆台却敛身。
莫讶至情翻似客,可知相敬本如宾。
无端一点关心处,还恐旁人看得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