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制读史记诗(其一)

陶唐明历象,茂气与天通。

举正分星度,归馀定岁功。

孟陬名不殄,南正道弥隆。

自此垂三代,循环协大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陶唐氏的历法清晰明亮,旺盛的气息与天道相通。
观测星辰以确定季节和方向,剩余的时光用来规划农事和政绩。
孟陬时节的传统得以延续,南正之道更加兴盛。
从此开始,这种规矩影响了夏商周三代,循环往复,符合天地的大道中庸。

注释

陶唐:古代部落名,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象征着光明和智慧。
历象:天文历法的图象或规则。
孟陬:农历正月,一年之始。
南正:古代掌管天文方位的官员,这里可能指代天文学或导航原则。
三代:夏、商、周三朝。
大中:指天地间的大道,即中庸之道,不偏不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夏竦所作的《奉和御制读史记诗(其一)》。诗中,作者以陶唐(即唐尧)时代为背景,赞美了那个时期明理通达的气象,以及天文历法的精准。"举正分星度"描绘了古人观察天象,制定历法的智慧,"归馀定岁功"则强调了通过这些方法来确定农事季节的重要性。诗人进一步指出,孟陬(指正月)这一名称得以流传不息,而南正(古代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之道更为兴盛。最后,诗人表达了这种传统自尧舜时期一直延续到三代,且始终与天地大道相协调,体现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整首诗寓含对历史智慧的敬仰和对历法文化传承的自豪。

收录诗词(295)

夏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世称夏文庄公、夏英公、夏郑公。著文集百卷、《策论》十三卷、《笺奏》三卷、《古文四声韵》五卷、《声韵图》一卷,其中:《文庄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库全书》(节录自《永乐大典》)

  • 字:子乔
  • 籍贯: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
  • 生卒年:985—1051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御制读史记诗(其二)

昭昭齐鲁事,千载著良箴。

欲辨为邦体,先观布政心。

变民非远略,从简是徽音。

北面无馀意,诚因惠物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奉和御制读史记诗(其三)

汉武将从禅,须如亟释兵。

甘泉诚毖祀,乔岳纪尊名。

加礼崇休祉,修封盖号荣。

岂同承帝箓,肆觐正权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奉和御制读后汉书诗(其三)

昭公详汉律,求比礼三千。

刻敝深文息,宽平治德全。

芳猷宣辅弼,馀庆茂忠贤。

方验来嘉瑞,仁矜理最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奉和御制读后汉书诗(其二)

独行惩浇俗,嘉名动远荒。

至诚祈夏雨,严意励冬霜。

果行推陵险,丰规叹履方。

孤高惟大逊,寿考茂祺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