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五首(其二)

盥漱已云毕,危坐正冠衣。

揽镜忽见我,不识我为谁。

自倚身尚强,不悟年已衰。

举头视嘉木,向人惨无姿。

我欲诉渠老,渠乃怀秋悲。

木悲不解饮,瑟瑟声怨咨。

我且呼曲生,细细斟酌之。

我醉不知我,更知春秋为。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已经洗漱完毕,端正坐好整衣冠。
照镜子忽然看见自己,却认不出那是谁。
自以为身体还硬朗,浑然不知岁月已老去。
抬头看那美好的树木,对着人却显得凄凉无神。
我想向它倾诉老去的哀愁,它却怀着秋天的悲伤。
树的悲伤无法借酒浇,瑟瑟作响充满哀怨。
我唤来曲生,慢慢品酌这杯酒。
我醉了,连自己都不清楚,更不知道岁月如何流转。

注释

盥漱:洗脸洗手。
危坐:端正地坐着。
揽镜:拿起镜子。
不识:不认识。
自倚:自以为。
衰:衰老。
嘉木:美好的树木。
惨无姿:凄凉无神。
诉渠:向它倾诉。
怀秋悲:怀着秋天的悲伤。
瑟瑟:形容颤抖或声音发抖。
曲生:虚构的人物,可能是酒友。
斟酌:慢慢饮酒。
春秋:代指岁月时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秋天的感慨。开篇“盥漱已云毕,危坐正冠衣”写出了老人早晨洗漱完毕,端正衣冠后静坐的场景,显得庄重而有礼。紧接着“揽镜忽见我,不识我为谁”则透露出老人对自己形象的陌生和困惑,这里既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身体变化,也映射出内心的迷茫。

“自倚身尚强,不悟年已衰”进一步揭示了老人虽然身体还算硬朗,但已经不再察觉到岁月的流逝和自己的衰败。接着“举头视嘉木,向人惨无姿”则描绘了一种对比之美,老人仰望着茂密壮丽的树木,与自己相形见绌,感到一种生命力的消减。

“我欲诉渠老,渠乃怀秋悲”表达了老人想要倾诉心中的忧伤,但那位老者也同样沉浸在秋天特有的悲凉之中。接下来的“木悲不解饮,瑟瑟声怨咨”则用树木的悲哀来比喻老人的无言的苦楚和对自然界的控诉。

最后,“我且呼曲生,细细斟酌之。我醉不知我,更知春秋为。”则表达了诗人在饮酒中暂时忘却自我,同时也在反思生命中的春去秋来,不再过于计较世事纷扰。这样的结尾给整首诗增添了一种超脱和释然的意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老人的内心独白,勾勒出了一个对比鲜明、情感丰富的秋天景象,同时也深刻地探讨了生命衰老与时间流逝的哲理。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感秋五首(其一)

昨扇犹午携,今裳觉晨单。

起来且复卧,未敢窥柴关。

不知病至此,为复老使然。

平生性刚燥,畏热长喜寒。

念昔忝乡赋,践雪诣春官。

布褐背不纩,芒鞋茧且穿。

长亭夜濯足,吹灯呻故编。

买酒破孤闷,浩歌殷屋椽。

何曾悲廪秋,山棱耸臞肩。

秋风吹我髓,秋露滴我肝。

我欲与秋敌,秋先令我酸。

叹息复叹息,谁是长少年。

形式: 古风

新秋晚酌

胡床东乡坐,秋风忽凄其。

老夫衰病骨,急令闭东扉。

西扉亦半掩,压风作东吹。

何必风及我,风入凉自驰。

晚蝉见谁说,我饮渠便知。

飞从何方来,径集庭树枝。

三叹复九咏,话尽新秋悲。

我老悲已忘,汝语复为谁。

老乌啼一声,不知蝉所之。

形式: 古风

新凉

毛空两日散霏微,勒住阴云且四垂。

一路新凉君会否,晴无日色雨无泥。

形式: 七言绝句

新凉五言呈尤延之

暑极无可增,夏馀亦复几。

幽人暍欲腊,日日望秋至。

秋至凉不随,夏去热未已。

一夕睡美馀,秋从簟波起。

新凉来何方,洒若清到髓。

夕前轻雨作,雨后微风駃。

凉偶与之偕,未必凉因此。

向来亦风雨,既止暑更倍。

但令暑为凉,老病有生意。

何必问所来,亦莫悲徂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