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长德书至答之以诗

有人晋中来,云子徙自蜀。

是人知蜀事,咨嗟子劳鹿。

二年令犍为,强半在山谷。

勤师征儸方,劳民事刍粟。

以身为翼蔽,岂得顾皮肉。

事定赤子还,方对长官哭。

忽传功赏及,相与欢不足。

从今贤父母,使我儿女育。

岂意天书下,更调之阳曲。

百姓徒扳辕,安能缓其毂。

驱驱万里途,不得避暑溽。

兹为都会邑,车马日驰逐。

鸡鸣出迎谒,日入对案牍。

忙忙何为者,自笑问所欲。

我闻愧閒适,叹子贤茕独。

天意在轲书,动忍仁可熟。

遇错必利器,历块徵骐絷。

怀此颇久如,何由道衷腹。

昨日寄书至,开缄不可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友人从遥远的蜀地来访,带来消息,谈及友人在犍为任职两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林间劳苦为民。诗中充满了对友人辛劳的感慨和对其家庭的牵挂。友人因功绩受到赏识,但诗人却感叹百姓生活依旧艰辛,无法享受到真正的安宁。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诗的开头描述了友人从蜀地来信,带来了远方的消息。接着,诗人通过“云子徙自蜀”、“二年令犍为”等语句,勾勒出友人在犍为任职的背景。友人“强半在山谷”,表明其大部分时间都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为民众服务。诗人使用“勤师征儸方”、“劳民事刍粟”等词句,形象地展现了友人的辛勤付出。

随后,诗人转而表达对友人家庭的担忧,“以身为翼蔽,岂得顾皮肉”。这句话意味着友人为了民众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却无暇顾及个人的安危。接着,诗人提到友人“事定赤子还,方对长官哭”,暗示友人在完成任务后,面对上级时可能流露出对民众的不舍和对自身辛劳的感慨。

诗中进一步揭示了友人因功绩受到赏识,但诗人却指出“百姓徒扳辕,安能缓其毂”,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不满。接着,诗人描述了友人“驱驱万里途,不得避暑溽”的艰辛旅程,以及在会邑中忙碌的生活状态:“鸡鸣出迎谒,日入对案牍”。

最后,诗人通过“忙忙何为者,自笑问所欲”表达了对友人忙碌生活的同情,并通过“我闻愧闲适,叹子贤茕独”表达了对友人孤独处境的理解。诗人希望友人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德的敬佩。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辛劳的同情,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正义的追求。

收录诗词(256)

杨起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沈观瀛先生之湖州

夫子剖符出,湖郡势雄豁。

今乘五马车,昨秉三尺法。

久闻西曹彦,出守必超越。

信道况有馀,利用必不括。

州人苦昏垫,机杼未休歇。

贡赋五十万,蠲除那能活。

复恐宽政施,骄纵生轇轕。

仲尼见行事,春秋书正月。

子今牧名州,千里不拥阏。

堪怜绝学后,儒效久疏阔。

诵诗三百篇,授政无不达。

道术江湖宽,无为呴以沫。

赖子馀光辉,吾将歇嘲聒。

形式: 古风

送同门聂凤泉还南城

君到菊未开,君归枫已丹。

羲御无停辙,风霜非昔颜。

锦绣登高堂,慈云满钟山。

瑶池在何许,王母安可攀。

从姑有真言,服之胜大还。

夕馨吾母膳,朝洁家慈餐。

拟足慎出口,庶无忧患干。

与君酌美酒,谈笑舒肺肝。

君抱风木恨,我伤灵椿残。

念此更爱日,焉用富琅玕。

长江浩无际,归帆渺冲寒。

珍重为吾道,事功非所难。

形式: 古风

送张见冲年兄参藩河阳

柳色满郊原,行行逗华轩。

极目邯郸道,之子出名藩。

结发事明主,义重若季昆。

鹓雏起丹穴,千仞各飞翻。

分袂即河阳,何时奉清言。

赠处情非系,行藏道是尊。

遥闻望岳楼,嵩少檐外蹲。

吟眺意何极,相思同梦魂。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李汝弼

此心亘万古,此学乃久湮。

岂乏先觉咨,其如已识坚。

雌鸡空剥啄,雏鸭自广缘。

十日驻京国,五度亲寒毡。

羡子载道器,及兹英妙年。

归涂遵大路,道即大路然。

况有师门在,龙湖清且涟。

愿子勇向往,勿被悠悠牵。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