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村田乐府十首(其四)口数粥行

家家腊月二十五,淅米如珠和豆煮。

大杓轑铛分口数,疫鬼闻香走无处。

锼姜屑桂浇蔗糖,滑甘无比胜黄粱。

全家团栾罢晚饭,在远行人亦留分。

褓中孩子强教尝,馀波遍沾获与臧。

新元叶气调玉烛,天行已过来万福。

物无疵疠年谷熟,长向腊残分豆粥。

形式: 古风

翻译

每家都在腊月二十五,把米磨成珍珠大小,和豆子一起煮。
用大勺分装到许多锅里,瘟疫之鬼闻到香气也无处藏身。
加入切碎的生姜、肉桂和蔗糖,味道滑甜无比,比黄粱美餐更胜一筹。
全家人团聚享用晚餐后,远方的旅人也会分得一份。
连襁褓中的婴儿也要尝试,这份甜蜜惠及全家。
新的一年,新年气息如玉烛般清新,瘟疫过去,带来无尽祝福。
这一年没有疾病,五谷丰登,人们在腊月尾分享豆粥庆祝。

注释

腊月二十五: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
淅米:磨米。
豆煮:和豆子一起煮。
大杓:大勺。
轑铛:古代烹饪器具。
疫鬼:指瘟疫之神。
锼姜屑桂:切碎姜和桂皮。
浇蔗糖:加入糖浆。
滑甘无比:非常滑甜。
胜黄粱:比黄粱美梦还美好。
团栾:团聚。
远行人:远方的旅人。
馀波:余下的甜蜜。
获与臧:收获和储藏。
新元:新的一年。
玉烛:比喻新年清新的气氛。
天行:自然运行。
来万福:带来无数福祉。
疵疠:疾病。
谷熟:五谷丰登。
腊残:腊月的末尾。
豆粥:豆子粥。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范成大的《腊月村田乐府十首(其四)口数粥行》描绘了农历腊月二十五日乡村人家准备过年的温馨场景。诗中提到家家户户都在忙碌地煮粥,米粒如珠,还加入了豆子,粥香四溢,连疫鬼也被吸引而远离。制作过程中,姜末、桂皮和蔗糖的加入使得粥滑甜无比,甚至比黄粱美梦还要可口。全家人围坐一起享用晚餐,就连远方的行人都能感受到这份温暖,连婴儿也尝试品尝。新年的气息渐浓,人们祈愿新的一年无疾疫、五谷丰登,腊月结束时还会分享豆粥,传递着丰收的喜悦和对来年的祝福。整首诗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农村节日的和谐与欢乐。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土门

污泥汩峻阪,狠石卧中路。

睥睨无敢前,趑趄屡却顾。

长绳引篮舆,前挽后推去。

吏士更叫号,作气欲飞度。

颠坠较分寸,商略营跬步。

须臾气亦竭,一一汗如雨。

形式: 古风

大丫隘

峡行五程无聚落,马头今日逢耕凿。

麦苗疏瘦豆苗稀,椒叶尖新柘叶薄。

家家妇女布缠头,背负小儿领垂瘤。

山深生理却不乏,人有银钗一双插。

形式: 古风

大雨宿仰山翌旦骤霁混融云无乃开仰山之云乎出山道中作此寄混融

谁开大仰云,此岂吾力及。

日光千丈毫,弹指众峰立。

衡山捲阴气,海市发冬蛰。

韩苏两枯鱼,出语自濡湿。

人厄与天穷,底用苦封执。

但喜拄杖俊,仍欣芒屩涩。

向来三尺泥,有足似羁絷。

龙渊古桥皴,獭径寒溜泣。

春浅山容瘦,风饕涧声急。

一箪寄前村,野蔌旋收拾。

猫头髡笋尖,雀舌剥茶粒。

土毛冠江西,斗酒况可挹。

聊同一笑粲,缓赋百忧集。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大望州

望州山头天四低,东瞰夷陵西秭归。

峡江微茫细如带,江外千峰青打围。

黄牛庙矶石如劈,想看惊湍虎须白。

水行陆走俱险艰,安得如鸟有羽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