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欲见道人非一朝,杖藜无路到青霄。
千岩万壑排风雨,想对铜炉柏子烧。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诗人对高僧道光法师的敬仰与渴望见面的情怀。全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王安石在文学上的造诣。
"欲见道人非一朝",表明诗人对于见到道光法师的强烈愿望,并不是短暂的一时冲动,而是长久以来的心愿。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高僧的敬重,也反映出他内心深处的精神追求。
"杖藜无路到青霄",诗人用“杖藜”形容自己年迈步履艰难,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渴望能够找到通往高僧所在之地的道路。“青霄”常指高远的地方,此处象征着道光法师所居之地的清高和神秘。
"千岩万壑排风雨",此句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千岩万壑之间,风雨交加,气势磅礴。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写实,更蕴含着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澜和对见到高僧的迫切期待。
"想对铜炉柏子烧",“铜炉”通常用于煮药或供佛之用,而“柏子烧”则是道教修炼中常用的香材。诗人通过这两物象征性的联想,表达了他想要在高僧面前进行心灵的清净与升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宗教象征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心世界的丰富层次。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逸少池边有一丘,西山南浦惯曾游。
残年归去终无乐,闻说章江即泪流。
一梦章江已十年,故人重见想皤然。
祇应两岸当时柳,能到春来尚可怜。
南郭先生比鷾鸸,年年过我未愆期。
休论王谢当时事,大抵乌衣祇旧时。
朝红一片堕窗尘,禅客翛然感此辰。
更觉城中芳意少,不如山野早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