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谟挽诗(其一)

宁怀会稽绶,不遗帝城书。

仕止四千石,年开八秩初。

倾囷除旱魃,防岸免民鱼。

欲识恩田广,衔哀到小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为王宝谟所作的挽诗之一。诗中表达了对王宝谟高尚品德和政绩的赞扬。首句“宁怀会稽绶”表明王宝谟宁愿怀念在会稽任职时的清廉,也不追求留在京城的官位。次句“不遗帝城书”进一步强调他的淡泊名利,不因在京都的官书而忘本。接着,诗人提到王宝谟的仕途虽未达到高位(四千石),但年龄已届八十,依然心系民生,显示出他的德行与责任感。

“倾囷除旱魃”描绘他积极抗旱救灾的情景,显示其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防岸免民鱼”则写他关心渔业,防止水患,保护百姓生计。最后两句“欲识恩田广,衔哀到小胥”,通过描述人们对他的感激之情,暗示了他的恩泽广泛,连普通的小吏都深感哀痛,表达了对王宝谟深得民心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赞扬了王宝谟的廉洁、淡泊、勤政和深得人心,展现了他作为官员的良好形象。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王总卿生日(其二)

浮云䆉稏卷晴畴,一目天隅尽好秋。

路有醉人挑袯襫,边无嘶马趁兜鍪。

开张叶气凭弧矢,收拾丰年报冕旒。

小小经纶已如此,不应留滞古梁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王总卿生日(其一)

上到青天更上头,蜀人犹记旧星轺。

安弦在昔犹危柱,挂壁于今倚大弨。

棠树留春便野茇,桂花和月引仙瓢。

风云不隔连天栈,门户三槐拂绛霄。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计处士挽诗

我之外王父,早岁识殷州。

落落双蓬鬓,萧萧一衲裘。

天时四不出,人事百无忧。

事业虽亡试,全归閟一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乐府君挽诗(其二)

大雅云亡久,流风尚典刑。

赋登司马室,诗授伯鱼庭。

不及瞻郎罢,犹能识宁馨。

芜辞书琬琰,敢齿蔡邕铭。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