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气峥嵘盖九州,治声腾涌逐双流。
向来置醴蒙殊遇,此日弹冠愧少留。
千里山连环故国,中秋月好傍黄楼。
不应为米轻乡里,定复还从马少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长而威严的人物,其影响力覆盖九州大地,政绩显著,犹如江河奔腾。诗人回忆起过去受到赵使君特殊礼遇的时刻,如今感到遗憾未能久留。他感叹千里江山依旧,中秋月明,自己身处黄楼,却因生活所迫不得不离开故乡。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乡土的深深眷恋,以及不愿为了生计轻易离开家乡的决心,这与马少游的典故相呼应,显示出他对高尚品格的坚守和对友情的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对仕途与乡土之间复杂情感的抒发。
不详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两疏父子共含香,不独家荣国有光。
剩欲展怀因问疾,孰知相对只衔觞。
年侵身要兼人健,节近花须满意黄。
从此竹林须小阮,只今未可弃山王。
早年学苦断过从,晚岁逢春意未穷。
欲共元刘争著语,不堪姚魏已随风。
坐无上客席虚左,赠有英词囊不空。
障日长须钓竿手,归来无计驻青骢。
德名三后并,母道两朝尊。
勇决高千古,危疑定一言。
先期还政事,隆礼改山园。
哀挽西郊道,云愁昼亦昏。
重雾真成雨,疏帘不隔风。
青林拥红树,家鹜杂宾鸿。
渔屋浑环水,晴湖半落东。
往来成一老,犹在半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