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二十四)

至人无己,言犹在耳。万法作本根,天地相终始。

一占帝与九龄梦,三听山呼万岁声。

形式: 偈颂

翻译

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忘却自我,言语仿佛仍在耳边回响。
万物皆以它为根本,天地循环不息,相互依存。

注释

至人:指道德修养极高的人。
无己:忘却自我,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
言犹在耳:言语似乎仍然清晰可闻。
万法:一切事物或法则。
本根:根本,基础。
天地:宇宙万物。
相终始:相互依存,循环往复。
一占:一次占卜。
帝:皇帝。
九龄:九岁的孩子。
梦:梦境。
三听:多次听到。
山呼:群众高呼。
万岁声:对皇帝的欢呼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心月的作品,名为《偈颂一百五十首》中的第二十四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至人无己",指的是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已经超越了自我,达到了忘我之境;"言犹在耳",则暗示着智慧和教诲虽已过去,但其影响深远。接下来的两句"万法作本根,天地相终始",阐述了世间万物皆源于根本法则,而天地循环不息,体现了自然与法理的永恒关系。

"一占帝与九龄梦",可能是指皇帝的权位或梦境,象征着人间的权势和梦境中的理想;"三听山呼万岁声",描绘了人们向君王致敬的场景,展现了社会秩序和尊崇的氛围。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超脱世俗、遵循自然法则以及尊重权威的思考,体现了禅宗的修行理念。

收录诗词(382)

释心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二十三)

闹中静悄悄,静中闹浩浩。

侧耳听不闻,举步行不到。没誵讹,勿寻讨。

鸦作鸦鸣,鹊作鹊噪。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二十二)

六阴剥,一阳复。寒谷交肩,春容可掬。

少室山高难措足,断弦须是鸾胶续。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二十一)

得也与么,未得也与么。寒灰烧杀人,冷地不可卧。

丹霞烧木佛,因甚院主眉须堕。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二十)

拄杖子,无规绳,有准则。

长不得,短不得,恰好亦不得。

形式: 偈颂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