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韩巽入都觐省便赴举

槐叶苍苍柳叶黄,秋高八月天欲霜。

青门百壶送韩侯,白云千里连嵩丘。

北堂倚门望君忆,东归扇枕后秋色。

洛阳才子能几人,明年桂枝是君得。

形式: 古风

翻译

槐树叶子深绿苍翠,柳叶已变得金黄,八月秋高气爽,预示着初霜即将降临。
在青门设百壶美酒为韩侯饯行,云雾缭绕的远方,千里之外与嵩山相连。
北堂之上的家人倚门远望,期盼你早日归来,待你东归时,已是扇枕消暑过后的秋景。
洛阳才子能有几人?相信明年的科举桂冠定会属于你摘取。

注释

槐叶:槐树的叶子。
苍苍:形容颜色深绿且茂盛的样子。
柳叶:柳树的叶子。
黄:指叶子变黄,表明秋季来临。
秋高:形容秋季天空高远,气候凉爽。
八月:农历八月,正值秋季。
天欲霜:天空呈现出即将降霜的迹象,暗示气温下降。
青门:古地名,这里可能指代送别之地。
百壶:数量众多的酒壶,象征宴席丰盛。
送:为……送行。
韩侯:诗中被送别的对象,姓韩的尊贵人士。
白云:高空中的云朵,常用来营造辽阔、悠远的意境。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连:连接,这里指视线可及或情感相系。
嵩丘:即嵩山,位于今河南,此处借以表达韩侯去向的远方。
北堂:古代居室中面朝北的位置,常指家中长辈居住之处,这里代指家。
倚门:靠在门边,形容期待亲人归来的急切心情。
望:盼望,期待。
君:对对方的尊称,此处指韩侯。
忆:思念,挂念。
东归:向东返回家乡。
扇枕:扇动枕头以消暑,这里代指夏季过去,秋色来临。
后:之后,表示时间顺序。
秋色:秋天的景色,暗示季节更替。
洛阳才子:泛指洛阳地区有才华的人士。
能几人:能有多少人呢,用于询问或强调数量稀少。
明年:下一年。
桂枝:古代比喻科举及第,这里指科举考试的功名。
是:表判断,相当于“是……的”。
君得:您获得,指韩侯将在科举中取得佳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送别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祝愿的期待。

"槐叶苍苍柳叶黄,秋高八月天欲霜。" 这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深秋时节的景象,槐树和柳树的叶子在秋风中变成了不同的颜色,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寒冷季节。

"青门百壶送韩侯,白云千里连嵩丘。" 这两句表明诗人正在送别,一位尊贵的人物——韩侯,在众多壶中装满的酒水的相送下启程前往遥远的地方,而那绵密的白云则像是连接天地的桥梁,延伸至远方的嵩山。

"北堂倚门望君忆,东归扇枕后秋色。"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离去友人的怀念之情。在北堂倚靠门框处,诗人凝视着远方,回想起与友人的美好时光。而当夜幕降临,诗人躺在床上,用扇子做枕头,心中仍旧是那深秋的余温和对友人的思念。

"洛阳才子能几人,明年桂枝是君得。"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洛阳城中才子的赞赏,以及对朋友未来能够取得功名的美好祝愿。桂枝在这里象征着科举考试中的成功和荣誉,预示着朋友来年将会有所成就。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境展现了诗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人未来的期许,语言优美,意境浓郁。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送颜平原

天子念黎庶,诏书换诸侯。

仙郎授剖符,华省辍分忧。

置酒会前殿,赐钱若山丘。

天章降三光,圣泽该九州。

吾兄镇河朔,拜命宣皇猷。

驷马辞国门,一星东北流。

夏云照银印,暑雨随行辀。

赤笔仍在箧,炉香惹衣裘。

此地邻东溟,孤城吊沧洲。

海风掣金戟,道吏呼鸣驺。

郊原北连燕,剽劫风未休。

鱼盐隘里巷,桑柘盈田畴。

为郡岂淹旬,政成应未秋。

易俗去猛虎,化人似驯鸥。

苍生已望君,黄霸宁久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魏升卿擢第归东都因怀魏校书陆浑乔潭

井上桐叶雨,灞亭卷秋风。

故人适战胜,匹马归山东。

问君今年三十几,能使香名满人耳。

君不见三峰直上五千仞,见君文章亦如此。

如君兄弟天下稀,雄辞健笔皆若飞。

将军金印亸紫绶,御史铁冠重绣衣。

乔生作尉别来久,因君为问平安否。

魏侯校理复何如,前日人来不得书。

陆浑山下佳可赏,蓬阁闲时日应往。

自料青云未有期,谁知白发偏能长。

垆头青丝白玉瓶,别时相顾酒如倾。

摇鞭举袂忽不见,千树万树空蝉鸣。

形式: 古风

送魏四落第还乡

东归不称意,客舍戴胜鸣。

腊酒饮未尽,春衫缝已成。

长安柳枝春欲来,洛阳梨花在前开。

魏侯池馆今尚在,犹有太师歌舞台。

君家盛德岂徒然,时人注意在吾贤。

莫令别后无佳句,祗向垆头空醉眠。

形式: 古风

郡斋闲坐

负郭无良田,屈身徇微禄。

平生好疏旷,何事就羁束。

幸曾趋丹墀,数得侍黄屋。

故人尽荣宠,谁念此幽独。

州县非宿心,云山欣满目。

顷来废章句,终日披案牍。

佐郡竟何成,自悲徒碌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