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叠台江杂咏原韵(其九)

零丁避世有遗民,重译还疑似女真。

山上蛎房成泽国,洞中橘树烂樵薪。

鹿场渐已除荒埔,蟒甲于今度汉人。

底事穴居同一室,仅分衽席夜横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隐居深山的生活图景。诗人以“零丁避世有遗民”开篇,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和生活状态——他们选择远离人群,隐居于世外,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接着,“重译还疑似女真”,通过描述语言的差异和外貌特征,进一步强调了这些遗民与外界的隔阂。

“山上蛎房成泽国,洞中橘树烂樵薪。”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隐居之地的自然环境。山上长满了牡蛎壳,形成了一个如同湿地一样的景观;洞中的橘树因无人打理而枯萎,柴薪也因无人收集而腐烂。这样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衰败,也暗示了隐居者生活的简朴与与世隔绝的状态。

“鹿场渐已除荒埔,蟒甲于今度汉人。”这两句则从动物的角度侧面反映了隐居者的存在。鹿场的荒芜与蟒蛇的出现,都说明了这里少有人迹,但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尤其是“蟒甲于今度汉人”的描述,可能暗含着对文明与野蛮之间界限的思考。

最后,“底事穴居同一室,仅分衽席夜横陈。”这两句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为什么这些遗民要选择在洞穴中居住,仅仅分享一张床铺?这不仅是对隐居生活方式的反思,也可能是在探讨人类社会的本质、孤独与归属感之间的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隐居者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内心世界,以及对社会、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17)

范咸(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叠台江杂咏原韵(其十)

繁花多半是深红,有色无香谢晓风。

倒挂终嫌与物异,含羞却似向人同。

蛋烟蛮语怜猫女,狐带鹈衣怪狡童。

赖有松醪风味足,玉山颓处醉衰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再叠台江杂咏原韵(其十一)

凤尾黄梨间白瓤,连林檨子共分尝。

生怜香醉郎官舌,牵惹情多御史肠。

辟瘴定须藏薏苡,拂尘聊且缚槺榔。

蓬麻茜草能成锦,何必田园定种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再叠台江杂咏原韵(其十二)

佳葩异卉绣如堆,诗欲成时景又催。

绛羽鹦哥频自舞,金丝蝴蝶忽飞来。

九重溪外求田好,七里香中作赋才。

思力敢誇犹未竭,天风还鼓海涛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三叠台江杂咏(其一)

方丈瀛洲孰问途,童南丱女计真迂。

难从缥缈寻三岛,才望沧溟笑具区。

志怪惜无观海赋,陈诗赖有采风图。

简书不见依依柳,只合中原占丽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