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叠台江杂咏(其一)

方丈瀛洲孰问途,童南丱女计真迂。

难从缥缈寻三岛,才望沧溟笑具区。

志怪惜无观海赋,陈诗赖有采风图。

简书不见依依柳,只合中原占丽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三叠台江杂咏(其一)》由清代诗人范咸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远方与近处的深刻感悟。

首联“方丈瀛洲孰问途,童南丱女计真迂”以神话中的方丈、瀛洲为喻,表达了对理想之地的追寻与探索,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路径的质疑与反思。童南丱女的计策显得迂阔,暗示了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可能需要超越常规思维。

颔联“难从缥缈寻三岛,才望沧溟笑具区”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三岛象征着难以触及的理想境界,而具区则是眼前的现实世界。诗人感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同时以“笑”字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自嘲。

颈联“志怪惜无观海赋,陈诗赖有采风图”则将话题转向文学与艺术。诗人惋惜于没有创作出描绘大海壮阔景象的诗篇,但庆幸还有采风图这样的艺术作品能够传达自然之美。这里体现了诗人对文学与艺术价值的重视,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尾联“简书不见依依柳,只合中原占丽都”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中原的深情眷恋。简书,指简牍文书,此处借指记载历史或记录生活的文字;依依柳,常用来形容离别时的依恋之情。诗人虽然身处他乡,但心中始终怀念着中原的美丽与繁华,表达了对故土深深的热爱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远方与近处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文学、艺术与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17)

范咸(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叠台江杂咏(其二)

小豆稀微认海舟,渊渟静渌到城头。

缘篷上下凭桅脚,望向东西倚柁楼。

十斛夜珠波上度,一天云汉月中游。

鼠桥虎尾从头数,不惜千金檄广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三叠台江杂咏(其三)

蟠螭光怪起陂陀,箕服成谣竟不蹉。

拍水早占衔鼠起,登山还信蛰龙过。

赤眉铜马泥中蠖,沧海桑田指上螺。

怪得清泉轰烈火,飞廉暴骇涸鳞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三叠台江杂咏(其四)

四时花并一时开,冬日池荷清浅洄。

尽放颠狂偏爱菊,不随寒暖却输梅。

笑他作客无愁思,何用悲秋仰大才。

照殿深红浑不谢,朝华山下锦成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三叠台江杂咏(其五)

改岁无从问落蓂,于茅添竹结莎厅。

矮墙漏日虚窗白,丛树连阴曲槛青。

被发文身尊粤尉,裸衣埋骨学刘伶。

漆颐便自誇年少,难染丝丝两鬓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