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海寺漫题

社前无雨燕归迟,春暖棉花尽日吹。

大野草深鸣桔槔,梵宫云静锁葳蕤。

癯僧解事谈天下,故友来书泣路歧。

孤隐欲寻衡麓远,十年犹有谪人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田野间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社前无雨燕归迟”,通过燕子归巢的迟缓,暗示了春雨未至,气候尚早。次句“春暖棉花尽日吹”,写出了春风拂过棉田,棉花随风摇曳的场景,展现了生机盎然的春意。

第三句“大野草深鸣桔槔”,进一步描绘了广阔的田野上,人们在灌溉劳作,桔槔(井上汲水工具)声此起彼伏,增添了田园生活的生动画面。第四句“梵宫云静锁葳蕤”,则转向寺庙周围的宁静,用“梵宫”和“云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与田野的热闹形成对比。

第五句“癯僧解事谈天下”,诗人笔锋一转,引入了一位清瘦的僧人,他通晓世事,谈论天下大事,显示出诗人的关注和思考。第六句“故友来书泣路歧”,表达了诗人收到老朋友来信时的感伤,因为信中可能提及了人生的离别或困境,让诗人泪流满面,感叹人生道路的曲折。

最后两句“孤隐欲寻衡麓远,十年犹有谪人知”,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远离尘嚣,寻求隐居生活的愿望,但即使身处偏远之地,仍然有人理解他的遭际,流露出一种被贬谪后仍有人关心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景色,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情感丰富,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敬赋黄万安肃父五云阁

一合乾坤罗万象,中有连天云锦帐。

分光日月两轮间,聚荫神仙十洲上。

盘缃错缥天上无,若为云锦如许都。

娲皇鍊石补天了,倥偬不及收其馀。

织女得之资以幻,手与目谋生灿烂。

使君寄下召还祥,令尹收为公退玩。

登临辄玩罢辄忘,令尹胸中自含章。

制锦犹馀五色线,归朝可补尧衣裳。

形式: 古风

曾德礼墨梅竹篆隶皆精岁在己未示似墨梅酬价固非所吝会即赴官岭表度难自随还以授之副之古风

北枝顽顿如不仁,南枝警敏如有神。

方当群有急归宿,忽自太无偷发春。

画画清脩枝拔萃,点点精明花引类。

幻尽岁寒姿者天,吾宗所幻天相似。

溪边照水周逸民,檐下横窗晋诗人。

胸次还馀墨外墨,笔端更写真中真。

把南金报犹轻议,举赵璧归非厌嗜。

只今随牒广之南,彼大庾山吾画笥。

形式: 古风

游三乳洞

海上有三山,岭南有三洞。

洞中天下奇,少有相伯仲。

探原冥莫涯,窥底窈无缝。

流泉沆瀣融,滴乳氤氲冻。

谲姿互形容,驳理交错综。

推原开辟初,造化穷妙用。

琼田鬼为耕,芝草天为种。

初为仙界包,后与妙门共。

我生嗜娱嬉,兹赏乘倥偬。

幽迹重穷探,古碑难疾诵。

玩心犹未厌,行色已先动。

山容笑相留,水声泣相送。

后土不爱珍,入眼亦云众。

形模怪莫名,留作诸天供。

琤然钟磬声,独与雅意中。

重价酬良工,采归以自奉。

列箱妻儿争,堆案宾客弄。

那知含韶音,未与登禹贡。

清庙千载勋,钧天一场梦。

何如卧岩间,天性得自纵。

物情我平章,我事谁折衷。

物我两忘怀,宴坐听禽哢。

形式: 古风

游三洲岩

南中岂无岩,三洲盖其杰。

朅来五羊初,满听行人说。

今乘急雨游,吾屐不遑蜡。

遥观似舜峰,迫视疑禹穴。

数亩腹空洞,十丈口谺豁。

恍焉入其间,眼乱欲生缬。

宽处晃如堂,狭处黝如闼。

弯跧角门隈,屈曲磴道劣。

土膏兀参差,形象鬼塑涅。

人立双足攲,兽卧半身没。

斑烂旋洑文,钩锁玲珑骨。

伏撑突如栌,斜拄岌如棁。

倒悬云乳凝,上溜井花冽。

地空声殷雷,石卤色蒸铁。

暗中漏微明,圆处留小缺。

倒指数不胜,百怪千万谲。

游人得娱嬉,造物费曲折。

静言万物初,含气如聚沫。

流者气之融,峙者气之结。

时于融结间,故故出奇绝。

巨灵盘古机,虽妙不容测。

要之幻虚空,无乃等戏剧。

居人玩视之,过客三叹息。

濂溪舣行舟,眉山税归辙。

篮舆相踵来,潇洒祖无择。

三公走龙蛇,千载磨岁月。

夫谁四三公,吾学亦云末。

引杯酌髯丞,未老其勿辍。

朝夕神所游,古今理之窟。

从渠好事人,而酷嗜尤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