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斋粮资讲舍,遗像拜山中。
不尚神仙术,特存儒者风。
斯文真未丧,吾道岂终穷。
为忆皋比拥,庭前古木丛。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巫伋创作的《茅山书院谒侯处士像》。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中充满了对古典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尊崇与传承。
"斋粮资讲舍,遗像拜山中。不尚神仙术,特存儒者风。"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书院教育的支持,以及对儒学传统的珍视。"斋粮"指的是供养师生之用,"讲舍"则是学习讨论的地方。"遗像拜山中"可能是在描述某种纪念或祭祀活动,而诗人强调不追求神仙术,这表明他对世俗生活和现实价值的重视。
"斯文真未丧,吾道岂终穷。" 这两句是说儒家文化并没有丢失,自己的道路也不会走到绝路。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所信仰的坚定,以及对未来保持乐观的态度。
"为忆皋比拥,庭前古木丛。" 最后两句则是在回忆与怀念某位前贤(可能是书院中的人物),并且通过对庭前的古树丛生的描绘,传递了一种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厚重感。
整首诗通过对书院生活、儒家思想的歌颂,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切情感和坚守信仰的决心。
不详
燕堂秋未老。正木犀香散,芙蓉红小。门阑瑞烟绕。
望银河月暗,寿星偏照。碧霞道要。
有真人、亲传最妙。
况桃源旧约,重寻鬓发,胜如年少。缥缈。
六铢衣降,九转丹成,五云齐到。十洲三岛。
神仙路,终须到。
对芝兰玉树,宝杯交劝,何惜玉山醉倒。
看乘鸾跨鹤,归来洞天未晓。
蜡炬短烧红。
两岸夕阳红。
风过落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