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道中二首(其一)

吴头之西楚尾东,路分川广此俱通。

水来彭蠡滔滔白,树对浔阳的的红。

司马泪多衫易湿,翰林才逸句何雄。

风帆且莫匆匆过,瀑布香炉在望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九江道中的壮丽景色与历史人文,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情感。首联“吴头楚尾路相通,水广川长九江中”开篇即点明了九江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作为连接吴地与楚地的重要通道,九江的水路交通显得尤为重要。接着,“水来彭蠡滔滔白,树对浔阳的的红”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彭蠡湖的白浪与浔阳城的红树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展现出九江地区自然景观的丰富与美丽。

“司马泪多衫易湿,翰林才逸句何雄”则转而抒发历史人物的情感与才华,将九江与历史名人关联起来,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这里的“司马”可能指的是历史上在九江留下足迹的文人或官员,而“翰林”则是对才华横溢的文人的尊称,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往文人墨客在九江留下佳作的敬仰之情。

最后,“风帆且莫匆匆过,瀑布香炉在望中”提醒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不应急切错过,应慢慢品味,仿佛在告诉人们在繁忙的旅途中,也不忘停下脚步,感受自然之美与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整首诗不仅描绘了九江的自然风光,还融入了历史人文的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和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感知。

收录诗词(471)

董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 号:一槎
  • 籍贯:上海

相关古诗词

九江道中二首(其二)

湖口路分如曲叉,山连吴楚水无涯。

行舟破浪十双橹,野店傍桥三四家。

负炭急呼招渡客,悬罾逆上洑流槎。

南方地暖春偏早,开遍寒梅一树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惶恐滩夜泊

天下只闻巫峡险,谁知此处更堪愁。

舟穿乱石堆中过,帆向荒山脚下收。

闪闪燐灯随魍魉,啾啾蓬颗聚鸺鹠。

滩名惶恐非虚得,一夜令人白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巎口人家

簇簇人家竹崦西,悬崖置屋竞高低。

石梁横布岩前路,涧水斜通峡外溪。

隐隐白云藏吠犬,茸茸碧草卧驯麑。

舟中过客方多险,得借晴窗一榻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赣州道中

亲到金门奉紫泥,一麾遥领大江西。

路从惶恐滩头过,诗向郁孤台上题。

风撼紫藤鼯鼠立,雨深斑竹鹧鸪啼。

九峰回首家何在,杳杳青天覆地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