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宝应县

雪楼当日动晴寒,渭水梁山鸟外看。

闻说德宗曾到此,吟诗不敢倚阑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雪楼当日景色清冷,远望渭水与梁山之间
听说德宗皇帝曾来过这里,我都不敢倚着栏杆吟诗

注释

雪楼:指代有雪的楼阁,可能是个景点。
晴寒:形容天气寒冷而晴朗。
渭水:古代中国的重要河流,流经陕西。
梁山:可能是地名,也可能指代山峰。
闻说:听说。
德宗:唐朝皇帝李适的庙号。
倚阑干:靠着栏杆,此处指吟诗时的动作。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雪景和古迹的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以及历史人物的点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

“雪楼当日动晴寒”一句,以雪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冷清的氛围。这里的“雪楼”可能指的是某个因积雪而显得庄严宏伟的建筑,或者是诗人心目中的一种意象。“晴寒”则强调了天气的明朗与寒冷。

“渭水梁山鸟外看”接着描绘出一幅河流、桥梁和远处鸟鸣的画面。渭水和梁山都是古代地名,诗人通过这两个实景的地理标志性元素,把读者带入了一种历史与自然交融的情境中。

“闻说德宗曾到此”这一句引出了历史人物唐朝的德宗皇帝,表明这个地点不仅风景秀丽,而且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诗人通过“曾到此”的叙述,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深邃和神秘。

最后,“吟诗不敢倚阑干”则表现了诗人的谦逊态度和对历史人物的敬畏之心。在古代,长城、城楼等地方的栏杆(阑干)常被用来作为吟诵诗文时的依靠,但在这里,诗人却表示不敢倚靠,这既是对德宗皇帝曾经到访的尊重,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身份地位与历史伟人的差距所持有的自我约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双重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34)

雍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 字:国钧
  • 籍贯:成都
  • 生卒年:约789~873以前

相关古诗词

题情尽桥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题等界寺二首(其一)

吴蜀千年等界村,英雄无主岂长存。

思量往事今何在,万里山中一寺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题等界寺二首(其二)

两国道涂都万里,来从此地等平分。

行人竞说东西利,事不关心耳不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少年行

不倚军功有侠名,可怜毬猎少年情。

戴铃健鹘随声下,撼佩骄骢弄影行。

觅匠重装燕客剑,对人新按越姬筝。

岂知儒者心偏苦,吟向秋风白发生。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