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题北台观壁

几年空负北山移,今日方知见事迟。

犹忆王凫初去后,忽惊丁鹤暂来时。

虽无壁上题名字,颇愧棠阴听讼诗。

指似荒城旧游处,西风摇落菊花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阳城题北台观壁》是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李俊民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与感慨,以及对眼前景象的深刻感受。

首句“几年空负北山移”,诗人回顾了自己多年来未能实现移山填海的宏愿,暗含着对过往岁月的遗憾与反思。接着,“今日方知见事迟”一句,点明了诗人如今才意识到过去的行动过于迟缓,流露出一种晚知悔悟的情绪。

“犹忆王凫初去后,忽惊丁鹤暂来时。”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过去与现在的情景。诗人回忆起王凫离开后的孤独,与突然间丁鹤短暂来访的惊喜形成鲜明对比,寓含着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感慨。

“虽无壁上题名字,颇愧棠阴听讼诗。”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虽然没有在墙壁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但诗人却因听到关于处理案件的公正判决而感到羞愧,这表明了诗人对公正与道德的重视,以及对自己未能直接参与正义事业的自责。

最后,“指似荒城旧游处,西风摇落菊花期。”诗人指向曾经游玩过的荒城,暗示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西风中的菊花象征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轮回,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个人经历、社会变迁以及生命哲理的深刻感悟,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客中寒食

断蓬踪迹寄天涯,剑戟林中阅岁华。

又值禁烟焦举节,柰无对月少陵家。

惊心咄咄催归鸟,触目冥冥溅泪花。

老后愁怀谁遣得,未应端的酒胜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和徐子贤西行留别

便从倾盖话诗情,风雨端能落笔惊。

金马谩誇三学士,碧油曾见一书生。

竹溪花圃留连醉,水郭烟村取次行。

自恨年来怀抱恶,与君相别但吞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调祁定之

风埃满面发蓬垂,欲学乔松久远期。

浮世几场漂杵血,流年一局烂柯棋。

不须玉女引巢父,那在神官邀退之。

果待吹嘘送天上,人閒事了未为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侄谦甫巩县寄鱼

掣三牵两得沈腥,顾我庖厨远未能。

几度敲针无处钓,一朝醒酒不须冰。

居官止合如羊续,命驾何须学季鹰。

当念家风本寒素,莫从今后爇馋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