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梢月

院静无声。天边正、皓月初上重城。

群木摇落,松路径暖风轻。

喜揖蟾华当松顶,照榭阁、细影纵横。

杖策徐步空明里,但襟袖皆清。

恍若如临异境,漾凤沼岸阔,波净鱼惊。

气入层汉,疑有素鹤飞鸣。

夜色徘徊迟宫漏,渐坐久、露湿金茎。

未忍归去,闻何处、重吹笙。

形式: 词牌: 松梢月 押[庚]韵

翻译

庭院寂静无声,天边的皓月正升起在高城之上。
秋意浓,树木凋零,松林小径上微风轻拂。
欣喜地在松树之巅迎接月光,月光照亮了亭台楼阁,光影交错。
手持竹杖,缓缓漫步在明亮的月色中,衣衫清爽。
仿佛置身于奇异的境界,湖面宽阔,波光粼粼,鱼儿受惊。
气息融入广袤星空,似乎有白鹤在鸣叫飞翔。
夜色深沉,宫漏声慢,露水打湿了金制的柱子。
不愿离去,又听到何处传来笙箫声。

注释

皓月:明亮的月亮。
重城:城墙。
群木摇落:树叶凋落。
杖策:手杖。
空明:明亮的月光。
宫漏:古代宫廷计时器。
金茎:指宫殿中的金色柱子。

鉴赏

这首宋词《松梢月》是曹勋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秋夜景象。开篇以“院静无声”起笔,营造出一片寂静的氛围,随后“皓月初上重城”点明时间,月光洒在古老的城池之上,显得格外明亮。"群木摇落,松路径暖风轻",描绘了落叶飘零,松林小径在微风中显得温暖而宁静。

诗人欣喜地欣赏着月光照射在松树之巅,月影斑驳地洒在榭阁间,形成一幅动态的画面。“杖策徐步空明里,但襟袖皆清”表达了诗人悠然漫步在月光下的心境,衣衫都被月色洗净,心境也变得清澈。

接下来,词人仿佛置身于仙境,“漾凤沼岸阔,波净鱼惊”,想象中的湖面开阔,月光下的水波泛起涟漪,鱼儿也为之惊动。接着,词句转向天空,“气入层汉,疑有素鹤飞鸣”,仿佛能感受到月光直入云霄,似乎有仙鹤在鸣叫,增添了神秘的韵味。

夜深人静,宫漏声缓慢响起,诗人沉浸在这美妙的夜晚,直到露水打湿了金制的宫柱,还不愿离去。最后,隐约传来笙乐声,给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一份诗意的余韵。

总的来说,《松梢月》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月夜的静美与神秘,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武陵春(其一)重阳

今岁重阳经闰早,金蕊粲繁枝。玉殿珠楼步辇随。

高兴在东篱。且泛金英同潋滟,休与傲霜期。

只恐秋香一夜衰。须插满头归。

形式: 词牌: 武陵春

武陵春(其二)

玉露金风寻胜去,一月看三州。红叶黄花满意秋。

真是巧装愁。我在天台山下住,松菊占深幽。

归趁梅花映小楼。应问久迟留。

形式: 词牌: 武陵春

武陵春(其四)

春到小园春草绿,烟雨湿云山。池上梅花已半残。

无奈晚来寒。不怕醉多只怕醒,花影上阑干。

人在东风缥缈间。谁与伴幽闲。

形式: 词牌: 武陵春

武陵春(其三)

惨惨江云浑不动,玉雪耿孤芳。萼绿仙人带暗香。

风韵冷尤长。陇信不来寒日晚,疏影照澄江。

肯借横斜伴酒觞。应共月商量。

形式: 词牌: 武陵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