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平远轩呈竹溪玉堂

溪堂辟小轩,此景绝可爱。

蔡松道东边,千载典刑在。

高低万顷田,面势溪向背。

生绡一幅宽,晴雨不尽态。

中有谪仙人,来寻莘野耒。

畎亩虽不忘,知进不如退。

乾坤入醉眼,风月出吟喙。

我非人境游,亭在人境内。

心平水不波,见远山无碍。

时携琰石游,间以刘白辈。

仆忝老诸生,来扣佛三昧。

形式: 古风 押[队]韵

翻译

溪边的小屋建有小轩,这景色真是无比可爱。
蔡松道坐落在东边,千年的典范就在这里。
高低错落的广阔农田,面向溪流或背对溪流排列。
宽大的生丝画卷展开,晴天雨天都展现出不同的姿态。
其中有位被贬的仙人,前来寻找耕作的工具。
虽然不忘农事,但知道进取不如知足退隐。
天地万物尽收眼底,风花雪月从诗人口中流出。
我并非人间游子,而这座亭子却身处人间。
心静如镜,远方的山峦无遮无碍。
时常带着美玉游览,偶尔与刘白这样的朋友相伴。
我身为一个老学生,来这里寻求佛法的精义。

注释

溪堂:溪边的堂屋。
小轩:小屋。
蔡松道:地名,可能有历史典故。
典刑:典范、榜样。
生绡:未漂煮过的细生丝,常用来指画卷。
谪仙人:被贬谪的仙人,指李白。
莘野:古代学者的代称。
畎亩:田地,耕地。
佛三昧:佛教术语,指入定状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开篇“溪堂辟小轩, 此景绝可爱”即设定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自然环境。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如蔡道边的松树、万顷的田野、晴雨不尽的绡纱,以及莘野耒的谪仙人,展现了自己与世隔绝的心境。

“畎亩虽不忘,知进不如退”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漠态度。接着,“乾坤入醉眼,风月出吟喙”则表明诗人已经达到了与宇宙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

“我非人境游,亭在人境内”这句更是直接表述了诗人的超然立场。他虽然居住在人们的世界之中,但他的精神却游离于世俗之外。最后,“心平水不波,见远山无碍。时携琰石游,间以刘白辈”则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美景的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和对精神状态的深刻表达,展示了一个超脱世俗、自在飞翔的生活理想。

收录诗词(20)

刘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富贵功名堪擘画,最难擘画子孙贤。

形式: 押[先]韵

西楼

西楼何似古东楼,但觉今州胜旧州。

山色不藏兴废迹,江声空战古今愁。

楼上词人誇丽藻,分明说与江山好。

江山千古有精神,祇为曾经诗客到。

形式: 古风

十六夜月

何处吹来笛一声,长空如水浸江城。

中秋有月云偏妒,底事今宵放得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五穷吟

智学文交与命穷,瘴江风雨值衰翁。

昌黎送别劳三揖,何似檀栾一笑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