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捏定五十三人性命若一藕丝,擎起百一十城世界如一荷叶。
此未入母胎已前神通,正参见文殊已后时节。
楼阁门前事若何,夜来池沼皆明月。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了惠所作的《善财赞》。诗中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种超凡的智慧和力量,将人的生命比作一节藕丝,轻盈而坚韧,暗示其精神世界的精细与不易察觉;将世界比拟为一片荷叶,宏大而包容,象征着佛法的广大和深远。诗人强调这种神通并非仅在母胎之后才显现,而是早已具备,如同文殊菩萨般的智慧。接下来,他以楼阁门前的日常情境过渡,暗示佛法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即使夜晚,池塘中的月光也如同佛性的照耀,明亮而宁静。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善财童子般修行者的赞美和对其智慧境界的崇敬。
不详
五台为床,峨嵋作枕。眠似不眠,惺如不惺。
唤起来,三十苕帚柄。
酒肆屠门,街头市尾。
摇破木铎,无宫商而暗合宫商。
挑大道浆,虽不醉人而人自醉。
是则是,我问你,不知郴州城中,何似大悲院里。
铎掩洪钟,机如掣电。明头暗头,四方八面。
一著得人憎,走入大悲院。
驾白象王,数黑豆子。行愿不相应,身心不相似。
虽然瓶泻二千酎,敢保胸中无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