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怀(其二)》由明代诗人梁宪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边塞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极目关河万马嘶”,以广阔的视野展开,关山河谷间,万马奔腾,展现出边塞的壮阔与动荡。次句“平原草色已萋萋”,转而细腻描绘平原上草木茂盛的景象,虽是深秋,但生机犹存,反衬出边塞的辽阔与生命力。
接着,“客行紫塞归何日”一句,诗人将自己置于边塞行旅的视角,表达了对归家日期的迷茫与期待,情感真挚,引人共鸣。紧接着,“人倚高楼望欲迷”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描绘人物倚楼远眺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下半部分,“蜃气至今疑海上,龙媒长自忆辽西”,运用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增加了诗歌的浪漫色彩。蜃气,即海市蜃楼,象征着虚幻与现实之间的界限;龙媒,指传说中能带来好运的神兽,这里借以表达对辽西故土的深深怀念。这两句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加深了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挖掘。
最后,“封侯不是书生事,白发难堪听鼓鼙”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边塞的岁月里,诗人认识到,封侯并非读书人的追求,面对白发苍苍,听到战鼓声声,不禁感叹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整体而言,《秋怀(其二)》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