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雨辞正德丙子南赣作

呜呼,十日不雨兮,田且无禾。

一月不雨兮,川且无波。一月不雨兮,民已为痾。

再月不雨兮,民将奈何?小民无罪兮,天无咎民!

抚巡失职兮,罪在予臣。

呜呼,盗贼兮为民大屯,天或罪此兮赫威降嗔。

民则何罪兮,玉石俱焚?

呜呼,民则何罪兮,天何遽怒?

油然兴云兮,雨兹下土。彼罪遏逋兮,哀此穷苦!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思想家、文学家王守仁所作的《祈雨辞》,创作于正德丙子年在南赣地区时。诗中以忧国忧民的情感,表达了对干旱灾害的深切忧虑和对上天的诚挚祈求。

诗的开头以“呜呼”开篇,表达了强烈的悲愤之情,接着列举了连续十日、一月不降雨导致农田无收、河流干涸、百姓生病的严重后果,揭示了干旱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诗人痛心疾首地指出,小民并无罪过,不应承受如此之灾,责问上天为何要降下这样的惩罚。

接下来,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干旱的原因可能是自己作为地方官员未能尽职尽责,引咎自责。他指责盗贼为害百姓,认为这或许是天意对官员失职的惩罚,但同时强调百姓无辜,不应承受连带之苦。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上天的祈求,希望天降甘霖,滋润大地,拯救受苦的百姓。他恳求上天宽恕自己的过错,并让干旱停止,让罪恶得以消弭,让百姓免受灾难。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体现了王守仁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自然现象与人类命运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游牛峰寺四首(其一)

洞门春霭蔽深松,飞磴缠空转石峰。

猛虎踞崖如出柙,断螭蟠顶讶悬钟。

金城绛阙应无处,翠壁丹书尚有踪。

天下名区皆一到,此山殊不厌来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游牛峰寺四首(其二)

萦纡鸟道入云松,下数湖南百二峰。

岩犬吠人时出树,山僧迎客自鸣钟。

凌飙陟险真扶病,异日探奇是旧踪。

欲扣灵关问丹诀,春风萝薜隔重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游牛峰寺四首(其三)

偶寻春寺入层峰,曾到浑疑是梦中。

飞鸟去边悬栈道,冯夷宿处有幽宫。

溪云晚度千岩雨,海月凉飘万里风。

夜拥苍崖卧丹洞,山中亦自有王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游牛峰寺四首(其四)

一卧禅房隔岁心,五峰烟月听猿吟。

蜚湍映树悬苍玉,蠹粉吹香落细金。

翠壁年多霜藓合,石床春尽雨花深。

胜游过眼俱陈迹,珍重新题满竹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