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建康碧瑶洞

洞口筼筜几百竿,洞深襟袂易生寒。

鹿眠桃坞春常在,鹤唳松梢夜未阑。

瓦鼎香腾秋雾薄,石盘棋撒晓星残。

道人许换尘凡骨,同向坛前说炼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洞口有数百竿筼筜竹,洞内深处衣衫易感凉意。
鹿儿在桃花林中安眠,春天永驻;鹤鸣声彻松梢,夜晚仍未尽。
秋日瓦罐中香气升腾,薄雾缭绕;石盘棋局散落,晨星闪烁。
道士答应交换凡人的躯壳,与我在道坛前共论炼丹之道。

注释

筼筜:一种粗大的竹子。
襟袂:衣袖。
桃坞:长满桃花的树林。
松梢:松树的顶端。
瓦鼎:用瓦制成的锅。
晓星残:破晓时分的星星。
尘凡骨:凡人的身体。
炼丹:道教修炼长生不老之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精细的笔触勾勒出一处幽深的洞穴和周遭的自然景象。"洞口筼筜几百竿",用筝筜比喻竹林之密集,如同守护洞口的屏障;"洞深襟袂易生寒"则透露出洞中幽暗凉爽,足以使人感到阴冷。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写出了洞中的春意和夜晚的情景:"鹿眠桃坞春常在"表达了生命力与和谐的共存,而"鹤唳松梢夜未阑"则展现出清晨或深夜的宁静。

下片诗人转向洞中的人文活动,"瓦鼎香腾秋雾薄"描绘了一幅炼丹修道的场景,秋日的薄雾与炉鼎中的药香交织在一起;"石盘棋撒晓星残"则是对夜晚或黎明时分,道士们围坐在石制的棋盘旁进行下棋消遣的情形。最后两句"道人许换尘凡骨,同向坛前说炼丹"表达了道士们追求超脱世俗、修炼成仙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与世隔绝、宁静致远的道家生活环境。诗中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27)

万俟绍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郊行韵

蝶怕花残舞更忙,随风柳絮斗轻狂。

寻芳客去马蹄倦,试酒人归衣汗香。

过雨千林舒翠叶,护田一水露针秧。

留春无计空惆怅,信手敲棋语夜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寄永兴窣兄(其一)

相阀峥嵘南渡初,万事遗绪要人扶。

从知物理终无否,棠笏于今属魏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游天平山白云泉

踏开松径几层阴,一勺寒泉洗客心。

高处天风吹面冷,险边石磴警人深。

祠尊范像香烟润,碑刻唐诗藓晕侵。

鸟道更通幽绝处,恨无足力可登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风入松

一春心事与谁同。绿聚眉峰。

小楼彻夜听鸣雨,想西园、锦绣成空。

栏漾金鱼池水,钩闲紫燕帘风。年时忻折海棠红。

来比芳容。如今玉减香销似,怕轻寒、懒出房栊。

尘满谢娘吟卷,从教飞絮濛濛。

形式: 词牌: 风入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