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许及之为故丈母莱国夫人沈氏所作的挽诗之一。通过对沈夫人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她的高度赞扬和深切哀思。
首句“北使复南迁,尚书大节全”,以“北使南迁”的典故,暗示沈夫人经历了人生的多次变迁,但始终保持着高尚的品德和节操。这里“尚书大节全”是对沈夫人人格的高度评价,表明她不仅在个人品行上无懈可击,更在家族和社会中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接着,“长公身致相,冢妇世称贤”,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赞美沈夫人与丈夫共同成就的辉煌,以及她在家庭中的贤淑形象,被世人所称颂。这不仅是对沈夫人个人品质的肯定,也体现了她对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的贡献。
“象服宜偕老,鱼轩遽溘先”两句,描绘了沈夫人晚年穿着华丽的礼服,本应与丈夫共享天伦之乐,却不幸先于丈夫离世,留下遗憾。这里的“象服”和“鱼轩”分别代表了尊贵的服饰和官职的象征,强调了沈夫人的身份地位和家族荣耀。
最后,“哀伤动行路,谢傅况中年”表达了诗人对沈夫人的去世感到无比哀痛,连过往的行人也为之动容。同时,诗人特别提到“谢傅”,即东晋名臣谢安,以此类比,强调沈夫人去世时正值中年,正是人生最黄金的时期,却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令人惋惜。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典故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沈夫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家庭的贡献以及去世后引发的广泛哀思,是一首充满敬意和哀悼之情的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