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跂所作的《寄尹迁介叔》其一,通过自述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谦逊评价以及对清风的渴望,以期能驱散炎热和官场的酷吏。
首句“我生非良材,顽矿不受砺”,诗人自谦自己并非天赋异禀之人,如同未经雕琢的顽石,难以接受磨砺,暗示自己在才华上的不足。接着,“读书但渔猎,初不名一艺”表明他虽然勤奋读书,但所得知识杂乱无章,未能形成专长或技艺,流露出对自我学习效果的不满。
“形骸弱如柳,暑雨更疲曳”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身体状况,比喻自己体质虚弱,如同柔弱的柳枝,在炎夏的雨水摧残下更加疲惫不堪,形象地反映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最后,“清风何时生,一扫去酷吏”表达了诗人对清正之风的向往,希望有如清风般公正清明的力量能够降临,清除官场中的腐败与不公,带来一片清凉与公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自我的反思与期待,展现了其对个人成长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社会公正的热切呼唤,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正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