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暑次韵白洲

高堂递晴阴,炎熇气呼阚。

燔同洪炉然,溽入厚地黯。

繁星夜方摇,淫雨昼仍滥。

炎光石成燋,暝色山带黡。

羲轮燄赫赫,雷毂声轞轞。

龟拆行在田,涛翻坐平槛。

占风想乾鹊,吠日惊蜀㺌。彼浴空羡凫,吾冠不如?。

甘泉冷将濯,恶木繁可斩。

惔心甘独劳,炙手竟谁犯。

周扇怀仁风,陶窗仰清范。

虽无簿书烦,颇觉餐食减。

颦为穷儿愁,怒作壮士喊。

亦有岁寒交,绨袍义思范。

岂无雪夜访,杯酒情意湛。

天时手中环,世事波上舰。

晚寻东篱菊,秋种南山豏。

思君正执热,有袂不可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酷暑中的感受与思考。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炎炎的景象,从白天的烈日、湿润的空气到夜晚的繁星、淫雨,形象生动。通过“石成燋”、“山带黡”等描绘,展现了夏日的酷热与湿气的沉重。同时,诗人借雷鸣、龟裂、洪水等自然现象,表达了对夏日极端天气的感慨。

诗中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化的“占风想乾鹊”,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在炎热中对凉爽的渴望;“彼浴空羡凫,吾冠不如?”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清凉的向往和自身处境的无奈。此外,“周扇怀仁风,陶窗仰清范”等诗句,既体现了诗人对古代贤者的怀念,也寄托了自己对清凉之风的向往。

在情感表达上,诗中既有对酷暑的直接描述,也有对个人情绪的细腻刻画,如“颦为穷儿愁,怒作壮士喊”,生动展现了诗人面对酷暑时内心的复杂情绪。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晚寻东篱菊,秋种南山豏”,预示着对秋天凉爽的期待和对生活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夏日的酷热,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友情的深刻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春草图为黎本端作

出郭登平冈,东原土新沃。

浓烟开萋迷,见此千里绿。

萦纡绿长堤,葱旧满幽谷。

芳情竞为荣,远意如有属。

时光迭代谢,物理相剥复。

屈子骚莫陈,江淹赋谁续。

吾人荆楚秀,旧住东山麓。

娟娟名家子,被服兰与玉。

君无植桃李,桃李眩我目。

君无践荆棘,荆棘伤我足。

眷兹君子心,风薰雨为沐。

培根去芜秽,及此继芳躅。

形式: 古风

送孔宪副公镛之广东

孔君本书生,领职在方宪。

置身岭海间,越绝远侯甸。

维时实多警,盗贼满州县。

蛇吞与豕齧,道路血相溅。

被围在空城,百里无一援。

忠义激肝肠,身微命如线。

檄同巴蜀谕,骑比汾阳见。

一言关福祸,凶党皆革面。

终焉抱劳谦,功成不自衒。

铨曹守常格,谁复论最殿。

山川接东广,民俗固所便。

重任须老成,君才久谙练。

扬清激其浊,坐使南溟奠。

众力苦莫支,知君有馀羡。

昔逢刘职方,开口不容先。

复有太史吴,作诗如作传。

王事诚独贤,愧子长笔砚。

谁云识君晚,犹及都门饯。

形式: 古风

问津图

周道失其砥,多岐正纷纭。

皇皇乘桴意,环辙何殷勤。

迷路入楚蔡,停车问耕耘。

问沮沮不语,问溺溺不云。

方将骋雄辩,上可凌高云。

遂令仲由勇,逸气摧三军。

夫子怃然叹,彼狂竟不闻。

岂知圣人志,一饭不忘君。

民胞物我与,鸟兽非吾群。

宁同辟世士,高举怀清芬。

时哉圣不偶,万古遗斯文。

彼耕独何为,幸免污尘氛。

嗟嗟功名辈,耽嗜成酣醺。

吾官亦餐素,愧此心如焚。

惟贤古希圣,老大穷朝曛。

吾津在洙泗,敢谓茫无垠。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体斋止酒用陶韵因叠韵问之

昔予病止诗,病颇为诗止。

君今病止酒,此病相表里。

君尝劝我诗,我以止报子。

欣闻覆杯戒,及此勿药喜。

诗魔固难伏,酒兴亦易起。

吾从止诗法,深悟酒中理。

衅端或由人,君意方罪已。

力绝非世情,德将斯善矣。

病源今始塞,慎勿问其涘。

请书止酒诗,永作刑牲祀。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