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陆处士杼山折青桂花见寄之什

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

绿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

忽枉岩中诗,芳香润金石。

全高南越蠹,岂谢东堂策。

会惬名山期,从君恣幽觌。

形式: 古风

翻译

一群朋友游览杼山,山间清冷桂花洁白如雪。
青翠的嫩枝上挂着素雅的花苞,是游人自己采摘的。
忽然收到山崖深处的诗篇,香气渗透金石般沁人心脾。
这诗才如此出众,如同南越的高洁之士,岂能逊色于东堂的谋略。
我期待着与你共赏名山美景,随你尽情欣赏幽深的景色。

注释

群子:朋友们。
杼山:杼山(地名)。
山寒:山间寒冷。
桂花白:桂花洁白。
绿荑:青翠的嫩芽。
素萼:素雅的花苞。
逋客:游人。
岩中诗:山崖深处的诗篇。
芳香润金石:香气渗透金石。
全高:极高的才华。
南越蠹:南越的杰出人物。
东堂策:东堂的谋略。
会惬:期待满足。
名山期:名山之约。
幽觌:幽深的景色。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颜真卿的作品,色彩鲜明,意境幽深。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厚感情。

"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 开篇即以壮丽的画面展现眼前,"群子"指的是众多的山峰,它们在诗中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图景。"山寒"表达了时序的转换,到了秋末冬初,气候已经转凉,而"桂花白"则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描绘,这里不仅形象地表达了桂花的洁白,还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之感。

"绿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 这两句诗通过对植物细节的刻画,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领悟和情感寄托。"绿荑"指的是茂密的草丛,而"含素萼"则是桂花未完全开放时的样子,这种生长状态被赋予了纯洁无暇的象征意义。"采折自逋客"中,诗人以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捕捉到了自己孤独行走山中的情形,也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忽枉岩中诗,芳香润金石。" 这里"忽枉"意味着突然之间,诗人发现了一个藏匿于岩中的秘密空间,而这个空间竟然充满了桂花的清香。这种意象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神奇,更隐含着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全高南越蠹,岂谢东堂策。" 这两句诗以对比的手法,强调了自己的选择和坚持。"全高"指的是山峰的高峻,而"南越蠹"则是对一片广阔地域的概括。"岂谢"表达了一种疑问和自嘲,而"东堂策"可能暗示着一种社会上的评价或是权威的看法。

"会惬名山期,從君恣幽觌。" 最后两句诗则流露出对朋友或知己的深切情谊。"会惬"表达了一种满足感,而"名山期"则是在某个著名的山中约定相见的承诺。"从君恣幽觌"中的"从君"指的是追随朋友,"恣"字意味着放纵或不拘小节,而"幽觌"则是对内心深处的探索和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桂花的描写,以及诗人与自然、与自我、与友情之间微妙的情感交织,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状态。

收录诗词(33)

颜真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 字:清臣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09年-784年8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题杼山癸亭得暮字

杼山多幽绝,胜事盈跬步。

前者虽登攀,淹留恨晨暮。

及兹纡胜引,曾是美无度。

歘构三癸亭,实为陆生故。

高贤能创物,疏凿皆有趣。

不越方丈间,居然云霄遇。

巍峨倚脩岫,旷望临古渡。

左右苔石攒,低昂桂枝蠹。

山僧狎猿狖,巢鸟来枳椇。

俯视何楷台,傍瞻戴颙路。

迟回未能下,夕照明村树。

形式: 古风

赠裴将军

大君制六合,猛将清九垓。

战马若龙虎,腾凌何壮哉。

将军临八荒,烜赫耀英材。

剑舞若游电,随风萦且回。

登高望天山,白云正崔巍。

入阵破骄虏,威名雄震雷。

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

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

功成报天子,可以画麟台。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七言小言联句

长路迢遥吞吐丝,蟭螟蚊睫察难知。

形式:

古意

逶迤临云雨,蛾眉戏琼台。

对酒自娇笑,君王肯下来。

击鼓雷阗阗,选妓纷呈才。

锡宴池上子,精魄辞不回。

指日穷所乐,岂知殷运开。

孤舟一遥放,曾构成尘埃。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