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画屏,和内子岚屏

萧斋幽赏无多地,画屏最饶诗意。

澹墨新痕,绡尘褪色,六曲斜排山字。清宵况味。

爱旁挹樨香,中分虫思。

净绝禅心,试题秋句不成绮。几回凭向倦里。

簟纹围一角,薰尽沉水。

梦远能穿,寒轻不隔,罗帐还垂凤尾。凉蟾乍坠。

恰菊影欹欹,画伊灯背。耸与诗肩,夜深偏不睡。

形式:

鉴赏

这首《齐天乐·画屏,和内子岚屏》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何振岱所作,它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词人首先赞赏自家书房(萧斋)中的画屏,认为其是最富诗意的装饰。画屏上淡墨的新痕和轻褪的纱尘,以及六角形的布局,犹如山字排列,增添了空间的立体感。

在清凉的夜晚,词人享受着宁静的时光,侧耳倾听桂花香气(樨香),感受虫鸣带来的思绪。他试图以禅心清净,却发现自己难以写出华丽的诗句,因为心境过于纯净,仿佛秋意已深,无法编织繁复的辞藻。

词人疲倦时,目光落在竹席的一角,沉香的气息渐渐消散。梦境虽遥远,但寒意轻浅,不足以阻隔,只有罗帐上的凤尾图案依然清晰可见。此时,月亮落下,菊花的影子在画屏上摇曳,灯光从背后打在画上,更添了几分诗意。

最后,词人将画屏与诗歌并列,仿佛画屏也成为了灵感的源泉,陪伴他在深夜里独醒,继续创作。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画屏之美及其对词人心境的影响,体现了作者对生活情趣的品味和对艺术的热爱。

收录诗词(175)

何振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觉庐、悦明,晚年自号梅叟。师从名儒谢章铤,光绪二十三年举人,被江西布政使沈瑜庆聘为藩署文案。辛亥革命后在福州主纂《西湖志》兼《福建通志》。擅画能琴,书法融碑帖于一炉,功力深厚。诗作成就亦高,以其深微淡远、疏宕幽逸的诗歌美学在闽派中独树一帜,是“同光体”闽派的殿军人物

  • 号:心与
  • 籍贯:侯官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 生卒年:1867~1952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

暖帽慵披,薰炉闲拥,细风暗递邻箫。

院宽人静,况味胜僧寮。

托螟残书几卷,青灯意、未减垂髫。

疏林外,飞来旧月,著眼傍元宵。迢迢。

欢事隔,樽前世换,梦里天遥。

问老去心魂,更忍轻消。

故里梅花休怨,吾衰矣、那恨春骄。

沉吟久,拈须一笑,有句未无聊。

形式: 押[萧]韵

清平乐.菊影

数枝幽映。画意诗情性。淡墨屏山斜又整。

七载望中三径。清愁流作霜痕。背灯摇曳虫魂。

醒醉商量无可,夜深小梦相温。

形式:

倦寻芳.灵峰寺梅花盛开,因循未往,枨触旧游

小楼客思,人日风光,相对清惋。

念念灵峰,红萼破寒初展。

残雪钟边山远近,小诗驴背春深浅。

待幽寻,只苍苔故径,别怀怎遣。记细舸、平湖才见。

栏外回风,吹滟金线。觅梦虚亭,剩有冻禽凄断。

空水青摇分袂影,高花间作听经伴。

忍孤踪,傍芳栏,百回千转。

形式:

减字木兰花.初归

离心禁惯。不信银荷花并灿。梦里犹疑。

道是荒鸡旅夜时。人生厮守。只愿佳时常握手。

何羡灵仙。输汝天涯即眼前。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