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日玉山顾仲瑛邀翟明府份陆良贵仁秦文仲约等十人饮金粟冢上酒酣赋诗各成一首

忆昔避戎马,放棹来北山。

相逢适中秋,展席解愁颜。

安知复今夕,嘉燕得良会。

烽烟犹眯目,惨澹千里外。

卓哉山中人,旷达谁与俦。

坐客金粟冢,酌醴相劝酬。

华月出松杪,灵飙吹桂子。

荷锸长自随,驹隙去如水。

摇毫写雅怀,绚烂无遗言。

客亦兴不浅,斗胜寂不喧。

清欢忘城鼓,尽醉倾笑语。

柱头老令威,为作八风舞。

停杯论古今,仰天问嫦娥。

见此旷达士,百世能几何?

庾楼榛莽暗,牛渚风浪恶。

纵有酒如渑,恐亦无此乐。

夜深月愈白,清溪归洄沿。

一笑谢主人,今年复明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佳节在北山金粟冢上的一次聚会,诗人谢应芳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当时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友人间深厚情谊的感慨。

首句“忆昔避戎马,放棹来北山”,回忆起过去躲避战乱的日子,诗人独自划船来到北山,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的渴望。接着,“相逢适中秋,展席解愁颜”描述了中秋之夜,诗人与朋友们相聚,愁云散去,心情愉悦。

“安知复今夕,嘉燕得良会”表达了对这次聚会的惊喜和珍惜。“烽烟犹眯目,惨澹千里外”虽有战争的阴影,但此刻的聚会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心灵。“卓哉山中人,旷达谁与俦”赞美了山中人的豁达胸襟,与之相比,世间之人皆显得狭隘。

“坐客金粟冢,酌醴相劝酬”描绘了聚会的热烈氛围,众人举杯畅饮,相互敬酒。“华月出松杪,灵飙吹桂子”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荷锸长自随,驹隙去如水”表达了时光易逝,应珍惜当下。

“摇毫写雅怀,绚烂无遗言”展现了诗人们挥毫泼墨,抒发内心情感的场景。“客亦兴不浅,斗胜寂不喧”说明聚会不仅热闹非凡,而且充满智慧的较量。“清欢忘城鼓,尽醉倾笑语”描绘了聚会的欢乐气氛,人们忘记了时间,尽情享受。

“柱头老令威,为作八风舞”可能是指聚会中的某种表演或游戏,增添了趣味性。“停杯论古今,仰天问嫦娥”体现了诗人们对于历史、未来的思考,以及对宇宙奥秘的好奇。“见此旷达士,百世能几何?”表达了对旷达之士的敬佩,同时也感叹这样的精神品质在世间难得。

最后,“庾楼榛莽暗,牛渚风浪恶”可能是对过去环境的描述,与当前的美好形成对比。“纵有酒如渑,恐亦无此乐”表达了即使拥有再多的物质财富,也无法替代这种精神上的快乐。“夜深月愈白,清溪归洄沿”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月色皎洁,溪水回旋,给人以心灵的慰藉。“一笑谢主人,今年复明年”表达了对主人的感谢,并期待未来再次相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中秋之夜聚会的温馨、欢乐与哲思,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收录诗词(273)

谢应芳(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字:子兰
  • 号:龟巢
  • 籍贯:常州武进(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95~1392

相关古诗词

赠章彦复省掾

相约揽秋色,淞江来小舟。

留人十日雨,洗耳百花洲。

祖逖鞭方著,张良箸欲筹。

吾庐吾自爱,霜菊晚香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寄章彦复

兰省归来日未斜,闭门尘静似山家。

教儿楷字誊诗稿,遗客生绡写墨花。

太伯祠前人走马,姑苏城上树栖鸦。

知君觞处多怀古,忍听《吴趋》唱小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绝句

屈原沈江死,扬雄投阁生。

一时生死计,千古是非名。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夏五杂书

远客相过说帝都,黄金如玉米如珠。

内园人歇催花鼓,市肆尘生卖酒垆。

河北功臣称李郭,江南租税赖苏湖。

明朝漕运开洋去,几日风帆到直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