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苕山次秋浦王方伯韵兼呈万峰李参戎(其一)

酒经谈罢又茶经,兴落招提醉易醒。

小憩不妨诸念息,重来惟记万松青。

野云弄影倏时散,竹韵可人闲坐听。

在处山林无案牍,老当投辖莫劳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苕山的悠闲生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首句“酒经谈罢又茶经”,以“酒经”和“茶经”的交替,暗示了诗人生活的雅致与情趣,也体现了文人雅士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接着,“兴落招提醉易醒”一句,巧妙地将饮酒后的愉悦与寺庙的宁静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小憩不妨诸念息,重来惟记万松青”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心境,小憩之后,心灵得以平静,再次归来,记忆中只有那片苍翠的松林。这不仅是一次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表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野云弄影倏时散,竹韵可人闲坐听”两句,通过动态与静态的对比,描绘了云彩与竹林的生动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云彩的瞬息变化与竹林的静谧悠然形成鲜明对比,赋予画面以动感与美感。

最后,“在处山林无案牍,老当投辖莫劳形”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渴望。在山林之中,没有官场的繁文缛节,老当益壮之时,更应享受自然带来的轻松与自由,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572)

区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苕山次秋浦王方伯韵兼呈万峰李参戎(其二)

湖山巾舄我曾经,二十年来梦始醒。

召伯甘棠留蔽芾,祭遵樽俎入丹青。

清游笑我扪萝癖,归咏同君驻马听。

抚景何嫌须鬓改,等閒天地亦忘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和答曾丈鹤林

此身闲得便成仙,何必菖蒲解引年。

冷落春光还默坐,依稀风韵荷新篇。

天恩大赉均黎老,寿域同跻过百年。

白鹤山人来未到,野航应怯海涛喧。

形式: 七言律诗

寄林瑞庵居士

四季栽花满石台,寿筵高敞菊争开。

洞门久矣无扃钥,诗客何缘靳往回。

据马不须誇矍铄,干时岂合重低徊。

亦知天道从人愿,莫惜年年送酒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曾丈鹤林自充金回随即别去用韵呈寄

海外重寻旧钓台,海涛千里一帆开。

寰瀛属望勤飞动,鱼鸟相亲易往来。

标格自堪规末俗,羽翰谁敢议纤埃。

不知何日停征棹,同赋圭峰陟磴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