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慕堂笥河鱼门伯思饭裕轩野圃兼呈南厓(其二)

不爱春夏绿,爱此秋叶黄。

先生看山眼,炯炯浮秋光。

黄叶亦何好,取及菘可尝。

老韭细转青,新芥辣更香。

蔬实饱风露,卉木阅炎凉。

高树未摇落,邻畦已登场。

柴门客不惊,乌雀自成行。

了然验物理,后时独何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秋季的喜爱,尤其是那金黄的秋叶。他赞赏秋天的宁静和丰富,如黄叶象征着收获,菘菜可供品尝,老韭菜和新芥则带来独特的风味。诗人观察自然,感叹蔬果在风露炎凉中成长,虽然高树还未落叶,但邻居的田地已经收获。他的生活简朴,柴门无扰,只有鸟雀相伴。通过对季节更替的体悟,诗人认识到世间万物都有其生长和凋零的规律,即使晚来也不必感伤,因为这是自然的法则。整首诗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

收录诗词(41)

翁方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慕堂笥河鱼门伯思饭裕轩野圃兼呈南厓(其三)

七人来者六,一岁至甫再。

虽抱促膝怀,屡以溽雨碍。

桥南官河浚,近渐柴门对。

万泉之上游,诸峰受以黛。

鳞鳞风漪来,动荡日光碎。

空际飞鸟影,落我衣襟内。

小坐沙石旁,忽听村犬吠。

始知园庐近,复资蔬亩溉。

半日问水源,不独观撷菜。

形式: 古风 押[队]韵

嵩山汉柏图歌

我为莫生歌此柏,此柏影忽落我窗。

郁然合抱四十尺,六六峰势来崆㟅。

磊柯节目外臃肿,峻极元气中敦庞。

雷火劈痕剩突怒,风雨时吼于空腔。

三株一先神物化,万古对语洪涛撞。

云自元封太初际,受爵曾驭云摐摐。

三呼之声与应和,万灵环揖气为降。

生年不知自何代,由周上溯于殷邦。

于成于宣奠河洛,小共大共受骏厖。

青龙苍光傥及见,其神夜或来幡幢。

岳生还为岳藩卫,森然导从千矛鏦。

我望伊川?泉水,石淙未得寻漎漎。

二室遗闻访金石,万牛力那一笔扛。

参摹混元叩天咫,滂澜浩浩吞涛江。

目移神骇不敢睨,真到天阙凌石矼。

嵩阳居士果何在,俄有青鸟飞来双。

形式: 古风 押[江]韵

栖霞道中示蕴山

从我负书非曰归,诗情先逐晓云飞。

重阳细雨迟黄菊,六代精蓝冷翠微。

远眺合教青眼共,深谈喜未素心违。

洞天且莫题名姓,苔藓濛濛恐湿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宣城北楼歌寄蕴山

谢公高斋登望处,千年远岫开秋曙。

碧海青天纳一窗,镜里云光飞不去。

锦袍仙人万古愁,对酒酣歌即此楼。

尚有淋漓醉草在,化作古柏腾蛟虬。

怀谢亭边郁奇思,对结枇杷轩晚翠。

澄江谁写垒嶂图,北望犹传二楼志。

蓉江小谢今代才,登楼纵目重徘徊。

宛溪响答帘前合,柏枧岚阴槛外回。

尔家故事留蓬莱,沈约范云安在哉。

长风吹雨洗绿苔,坐呼窗月流金杯。

精灵呼吸傥可接,为我招揖青莲来。

形式: 古风